webnovel

第1360章 借钱和自治权

大宋宣和六年新年方过的时候,位于中原边角上的工商业和金融重镇徐州城里,正是繁荣热闹的时候儿。

  这座在中国历史上被埋没的城市,现在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机缘,成为了大宋首屈一指的工商业重镇。

  和西边600里外的开封府相比,徐州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实在太突出了。

  连通中原和江南的大运河就从徐州流过,临近的海州又是北方第一大港。附近的利国监是此时大宋的冶铁业中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很早就在这里出现。徐州的煤矿资源也异常丰富,千年之后依旧是东南煤都。由于廉价的煤炭所带动起来的陶瓷业也非常兴盛,产品之间通过徐海运河输往海州,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而且徐州周边还剩产粮食,可以通过发达的水运交通源源不断运入这座新兴起来的工商业城市和周边的手工业重镇。

  和开封府天子脚下的那种正在褪去颜色的繁华不同,徐州的繁华和热闹劲儿却是充满朝气的。

  在工业化时代来临的时候,一座靠近大海,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拥有广阔的内陆市场和发达的内河水运体系,周围又是无边无际并且盛产粮食的大平原的城市,根本就是天选的骄子啊!

  只可惜,原本的历史并没有选择徐州。当资本主义的萌芽刚刚出现在徐州的时候,北宋王朝的轰然崩塌却将历史的机遇生生夺走。

  不过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给予了徐州这座中原东南边角的大城市足够的机遇。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借助海州的冶铁学院和来自大周高丽行省的木炭,利国监的冶铁业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时代。

  冶铁学院的大匠师们已经认识到了石炭中的某些物质对铁料的质量存在极大的危害,开始寻找克服的办法。

  在寻找“铁料除渣”之法的过程中,几位来自天主西夏国的冶铁大匠师将比较成熟的坩埚冶铁法引入了中国——中国古代就有坩埚法,但是和能够生产乌兹钢的天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利用引进自天竺的坩埚冶铁法,冶铁院的大匠师们不仅学会了渗碳法,还摸索出了石灰去渣法。这样他们也可以用石炭和利国矿炼出质量上乘的镔铁——虽然成本还是有点高,但是在高丽木炭供应中断的时候,好歹还能维持生产啊!

  另外,在探索石炭炼铁的过程中,冶铁院还发现了焦炭……不过因为没有足以耐住焦炭高温的炉子,焦炭炼铁暂时还没有办法实现。

Gesperrtes Kapitel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