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十三章 南疆风云(九)

  本星期基本保持每日两章,就是时间可能稍微晚点,请大家谅解支持,谢谢!

  *******************************************************************

  望着不远处人头攒动的唐军大营,阁罗凤顿时有一种无力感,便好似掘宝之人,拼尽心力,最后一刻揭晓之时,看见的却是一条毒蛇那般。

  若非蜀地多山,按着唐军现在的阵势,营帐该会绵延数十里吧。阁罗凤心中暗道。他今日午后原本在姚家堡外,督率众军攻打堡城,以图消灭自己的情敌—姚成德,至少在肉体上。哪知,忽有一名骑卒兼程赶到,禀报唐军援军已经逼近姚州城,他闻言,急怒之下,便再也不顾自己爱妻的性命,打马朝城门处奔去。

  只是来到城门口,虽然早有准备,但眼前的惨状还是让这位南诏国的王子殿下大惊失色,差点没吐出来。他从小到大,其实也可说是从战争中摸爬滚打起来的,但无论如何,生平头一次见到被无数马蹄践踏过尸体,这般情景却仍令他腹中波涛汹涌,喉中暗流滚动,总之作苦不堪言状。

  但阁罗凤毕竟是南诏王子,眼见身边诸人也被吓得不轻,当下便强忍住转身欲呕的想法,带着众人勉强先返回城中,却是要商量出一个应敌之法。

  默默地看着唐军一队队开入营中,阁罗凤心中略一估算,便得出敌军超过四万之数的结论。要知此时,他手上能战之兵尚不满四万,而其中五千人尚在姚家堡下奋力拼杀,如此算来,自己比着对方,至少在兵员数量上还有差距。至于唐军兵士铠甲沉厚,又兼刀快弩劲,却似乎是南诏军队永远比拟不上的。

  因此,阁罗凤在查看一番之后,又同身边几名亲信大将商议斟酌许久,心中反有却退之意。要知,南诏此番前来,杀得姚州城十户中不余一户,而所获财物之丰却足以叫人目瞪口呆了。

  更何况,经此一役,姚州已毁,再不足对南诏构成任何威胁。如此说来,此次出动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他心中明白,如单论骠悍无敌,这南诏国中,向来勇士辈出,又怎会不是唐人的对手。但若是并上谋略一道,则南诏人决非唐军对手,阁罗凤已从这两日攻打姚州城上面汲取了教训。人海战术便是胜利的保障。只是眼下,他手下部队甚是疲惫,而且人数也不及对方,这仗未见开打,但其中阁罗凤一方已经在气势上,先输掉了几分。

  当然,他却不知,此刻唐军大营中,李佑并一干将领都是心中不定,这连营之计便也出自李佑之手。目的十分简单,只为扰乱敌军视听,借机观察敌情,以图等待援兵的时候能伺机查明敌人底细。就事实而言,此时唐军大营之中,不过天征一军并上李佑自己的牙兵营,兵士尚不满一万五千人。其余无数营帐是趁着阁罗凤等人尚未发觉的时候,会集所有人,在一个时辰之内搭起的。

  看着眼前令人精心堆成的沙盘,李佑不禁犯起踌躇来,若说趁敌不备,给其突然一击,自然能够杀伤南诏兵马,但所获极为有限。一个不好,若被对方发现自己真正实力,而后倾尽全力,扑杀而来,则胜负之数尚在五五之间。

  现下,他已经遣人回去,集合天武军前来参战,但毕竟路途遥远,先不说,援军能否在敌人未发现真相之前及时赶到,即便他们按时而来,只怕兼程行进,战力也要大打折扣,比之南诏军的以逸待劳,显然已经输掉了一成。他自指挥诸军以来,向来讲究兵家名言:未得胜,先虑败。只是这次若是失败,则剑南一道,精兵尽失,又无姚州拱卫,只怕从此之后,各州甚至成都在内,都要暴露在南诏威胁之下。更何况,如果南诏坐大,野心渐盛之下,难保不会与那吐蕃联合起来,到时又会有历史重演之事,这一切岂是李佑愿意看到的。

  但此刻却不只他一人在犹豫,阁罗凤会同一众将领正在姚州城中唯一完好的土地庙中商议究竟是战是退。

  只见一个脑后散着长发的壮汉昂然而起,向阁罗凤道:“殿下,现在我军新胜,应该趁势进击啊。唐狗们虽然狡诈,又怎敌得过我南诏勇士啊,大伙儿说对不对啊?”这人是阁罗凤叔父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弟,现任拓东节度副使的罗日升,这次入侵姚州倒有一半兵马归此人节制。

  只是这人生性卤莽好杀,若说那蒙拨沙遇事还能想想后果,则这人从不考虑此节,只知一味莽撞。偏生以阁罗凤叔父这般深沉之人,竟对这个儿子甚是喜爱,而他叔父自己又深得其父南诏王皮逻阁信任,国中大小政事军情,无不与之商量谋划。是以,即便以阁罗凤王子之尊,仍对这位叔父恭敬有加,连带着对自己这位堂弟也便多说什么。

  但现在是战是退,关系到南诏数万精锐的生死存亡,所以罗见这罗日升仍然如此任意妄为,不禁心下有气,但他本就心机深沉,自然不愿临阵得罪统兵大将,心中虽甚为不屑,口中只道:“堂弟不必着急,此事需要稳妥行事,如今我军已经得获大胜,无须再性冒险,何况,敌情如何,我们也无从知晓,要知唐人虽不如我南诏勇士这般刚毅勇猛,但其兵甲之利也不可忽视。贸然行动,只怕是祸非福。” 罗不屑归不屑,但道理还是要讲清楚,否则若是这人私下行动,不免要拖累全军。

  却听罗日升只哼了一声,似对阁罗凤这般怯懦畏战大为不满。只是这人毕竟是全军统帅,而且自己父亲临行也一再告戒自己要服从军令,如此一来,使得这名八尺大汉竟落回了座位,只眼中却竟是轻蔑之色。谁也不知,他此刻心中正想:“这般懦夫,怪不得叫人抢了老婆。”

  阁罗凤知他不满,却也不便再加劝说,正要寻话向众将剖明道理,却随着门口值岗士兵一声传报,一名身上贯着皮甲的大将踏步而入,来人正是会川都督蒙拨沙,只是此刻他浑身上下尽是血污,一时道也分不清楚是他自己的还是敌人所留。

  阁罗凤素知这人善兵,,当下便如得了救星一般,也不让他多说,只令他说了姚家堡已被攻下一事,便将唐朝援军抵达的事与他说了,只等他出个主意,也好让众将服气。

  那蒙拨沙听完他说,当下略一沉吟,便道:“依末将看,既然敌军情况不明,我等即便要退,也要退的安稳,否则被人从后一击,当有溃散之局。现下,不如我们派出一部军士与唐人作战,借机查探敌军底细,而后或战或退,便由得我们了。”

  阁罗凤听了这话,虽觉此计也并非最佳,但总好过猫在这儿,退不得,又战不得的好。于是,他当即传下令来,由沙麻部头领带其属下五千步卒对城外唐军发动一次试探,以明敌情。

  “呜呜”的号角声中,五千南诏军在姚州城西南的空地上排出松散的阵形,摩拳擦掌中等待进攻的命令。

  对面不远处的小土丘上,一众唐军军官围着一名青年将领正俯视着脚下的战场。

  五个营六千多名唐军排成中间密,两端松的一字长蛇阵,弓弩手在内,刀盾手次外,最外侧则是名动天下的陌刀兵。只听隆隆鼓声中,众兵陆续到位,在队正,火长的吆喝下,旗手们纷纷站到正面显眼处,他们身边是正团团而围的普通是士兵们。雨声渐大,天空阴云密布,但庞大的军阵中,除了下级军官的呼声,其余却是可怕的静默,众兵只紧紧盯着对面的南诏军阵,眼中却充满着难以掩饰的热切。

  李佑看着眼前的阵势,即便已经历征战,但胸中热血还是随着沸腾起来。他策骑回首笑谓诸将道:“今日,便让南蛮尝尝大唐的厉害。”众将登时轰然应诺,当下打马随着他奔下了土丘。

  又是一通鼓后,唐军阵中传来拉弦上箭的响声,五百多具伏远弩和数量更多的擘张弩和角弓弩成梯次缓缓排出阵前,随着号炮声响,二百多枝伏远弩箭激射而出,划过长空,飞向敌阵。

  阵中的南诏兵们看着从远处呼啸而来,逐渐变大的箭矢,不由十分好奇。要知此刻两军相距超过三百步,纵是臂力再强的勇士也绝对无法射出如此劲箭,更何况,在他们心中,也不相信当世有这般强弓。

  顷刻间,箭雨落下,而南诏军反应也快,族中的大小头领早已命人撑起椭圆的皮盾。在茫然之中,只听得箭簇撞地和刺穿人体带来的的沉闷声,以及由此生出的惨叫哀号。

  但待得领军头领事后清点,却不禁哑然失笑。原来,那唐军弩箭威力虽大,但准头却差,又兼数量较少,如此一阵射将下来,居然在只射杀了不到三十几人,其余的或者飞到了阵后,或者干脆插在了阵前。

  拿开皮盾,看着眼前插在地上,兀自晃动不已的箭枝,便是原本甚是紧张的南诏士兵们,也不禁大笑起来。很快,笑声便蔓延到了整个阵中。沙麻部的大首领见此,强忍住笑,挥手招来身边护卫,正准备发令进攻,却一眼瞥见半空中又飞来无数箭枝,于是,命令立刻又改成了掌盾防御。

  又是重复前番情景,但这一次,从南诏军中传来的不是嬉笑声,而是连绵不绝的惨呼声,南诏军阵有多长,这阵阵哀号便随着此起彼伏。

  倾盆大雨很快将南诏阵中的鲜血汇成一股股红流,冲到阵前的洼地里,闪电过处是无数东倒西歪的死尸,有的甚至身上密密麻麻地插了十多枝弩箭,直如刺猬一般。

  那部落的大首领幸得身边亲兵舍命护卫,这才逃过一劫。望着满阵的尸体和伤兵,他不禁勃然大怒,喝道:“全军突击,给我杀光唐狗。”

  号角声中,剩余的四千名南诏兵们如流水一般,呼喝着杀向不远处正结阵而待的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