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212 好起来了?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金秋已至,各地灾民纷纷收拾东西,离开自己的家乡,开始了几年一次的异地就食之旅。

  随着各州府接纳的人数增多,朝廷的赈灾程序已经启动,各地常平仓开仓放粮,积极救助。

  而具体的赈灾手册都总管府那边已经行文下来,上面大致都是李全所写的内容。

  命令各州府积极赈灾,对治下的流民进行妥善安置的同时,要做好防疫的准备。

  然后号召各地官府,大力发展基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工代赈减少州府的压力,尽量的将受灾百姓留在当地。

  其他的则是根据实际情况,或增加或减少。

  一时间搞得十分火热。

  日子一天天过去,中秋前夕,潍州城内的大半工厂都已经建设完毕,地方和人手都是现成的,所缺的东西,只有织机而已。

  照着目前新开的七家工厂来看,潍州至少还有一千台织机的缺口。

  工厂所需要的织机与家里普通织机不同,功能要更多,织布能力会更强,自然价格也会贵上不少。

  按现在的采购价格,一台织机的价格普遍都在七十两银子左右,价钱是不低的。

  由此可见,这些工厂的成本是不低的,加上这些士绅才遭受粮食危机带来的经济打击,各自的财力都出现了问题。

  所以,这七家中有五家都是几人合伙开办的。

  不过钱肯定都是能凑出来的,有了钱织机自然也不缺,没用几日,就有过半的织机从海上运了回来,完好的安放在这些工厂之中。

  置办得比较早的几家,如今都已经要开始开工,这几日还请李全过去主持开工大典。

  对此,李全自然是高兴的,这些工厂开设起来,生产的绸布都是卖给海运商会的,他们生产的越多,商会的利润就越大。

  不过说起这些利润来,李全就有些头疼了。

  生产源头已经开始远远不断的出货了,但销路却一直还没有解决,嘴上说着是能借按察司门路的,但实际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做生意,关系只是敲门砖,真想成交还得对比具体的价格,别人总不可能为了点人情,一直做些亏本生意吧?

  何况李全想谈的都是大生意,真要亏起来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但眼看着货物在仓库里堆着也不是回事,没法子,只好将汪德海派出去四处去揽生意。

  汪德海倒是去了,结果生意没谈成,反倒是带回来个坏消息......

  北边运河最近不太平,时常有贼寇劫掠沿途客船,朝廷几次派军围剿,全都无功而返,这几条商路便有些断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