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无题

酉时初,李彪手持符节和郑道昭一同出了庆义馆,随行带着两个汉族出身的护卫乘车一同前往南齐尚书省。郑道昭初到江左,不知道建康的布局路径和市场所在,所以才主动要求跟着李彪先出来看看,一来为辨认路途,二来涨涨见闻。至于护卫,国族出身的人在建康不是没有,有些叛投南朝的国族人也出没于建康,不过终究不多。带着梳着辫子,身着左衽之人出行实在有点扎眼,不如汉人出身的方便。

  建康城中主要有四个大市,此外还有诸多小市,多是集中在城南和秦淮水两岸,李彪要去的尚书省这是位于宫城内,而且现在时间有点紧,当务之急是要在宫门关闭之前得到南朝对明日陛见的回复,所以不能先去诸市场观览,必须先去尚书省请见,最好入夜以前就能得到确切回复。

  两人坐在牛车中,沿着大道南行观看风物。建康城内外人口辐辏,在籍士庶及众多士族寒门家中奴婢,隐僻民户加起来约有五十万众。尤其是进入永明以来约十年间,南北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建康也没有再像刘宋时期频频发生内部动乱,江左地区的商业,农业经济发展由此获益,进入繁荣时期。对于南朝来说,如果这种内外辑睦之情都能长期持续下去,恢复元嘉旧观自然不是梦。

  “我曾经在平城与北来人士交谈,听他们说起江左繁茂,建康人户殷盛不下于平城,今日得见,乃知其实。”

  “郑君初至,不知建康实情。此地处于城西,虽近宫墙,却非是建康人口簇集之地。此地秦淮水以北,多是官署,宫苑,高门之家,秦淮水以南才是人户最为集中之地。”

  “数十年来建康多糟战乱,士庶或有流移,而人户之盛依然侔于平城,可知南人之坚韧。我朝经营平城近百年,也不过如此。”

  郑道昭道:“平城本为荒僻之所,汉武之世大破匈奴,数为发兵之地,其后尤为边塞。若非皇魏肇建于兹,何得比于建康?今观建康殷殷乐逸,方解陛下久欲徙都之心。若能迁于洛邑,数十年间,想必建康亦不能比。”

  李彪沉默了一下,点点头,没有说话。迁都之事虽然没有明诏或准确的说法,但是对于他这种寒门出身,祖籍近于洛州之人来说是乐见其成的。他在平城没有什么产业和土田,对于迁都并无抵触之心,而南迁成行的话,至少他回顿丘也方便很多。

  。。。。。。。

  拓跋慎在庆义馆中,一边与于忠,蒋少游等人闲话一边等着南朝尚书省的通知,可是等李彪和郑道昭都回来了,依然没等到南朝的通使。

  “咚!咚!……”

  西向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鼓声。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