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347 私盐

据宋奥所说,之所以贩卖私盐,很大程度上是朝廷不合理的食盐专卖制度,只因盐业专卖制度越严格,食盐价格越高,往往零售价格要高于产地价格十几倍乃至几十倍。有许多买不起官盐的百姓便转向私盐贩子购买,贩卖私盐利润很高,因此民间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很多,导致私盐泛滥,政府收入税减,因此官府严打,他一不小心便落入官府设置的圈套之中。

  李耿入狱之前,曾对盐业作了专门的研究,还写了一份盐业奏折给皇上,他补充说道,盐价奇高的原因之一是沉重的盐税负担,以两湖盐课而言,盐课清单包括奏销正课共二十二项、考核正课共十一项、不入奏考正课三项、不入奏考杂项二十六项、不入奏考杂费二十五项。以两湖到淮州的盐为例,一引盐(盐若干斤为一引)的正课是一两一钱,但即使在经过中央政府清理整顿后,陆续加上各种杂课后已达九两。除了这种正规或非正规苛捐杂税外,还有各种养活庞大盐政人员的支出要盐商交纳。康定元年,河阳通判张宗海曾向仁宗汇报,河阳盐政的浮费包括各衙门所取共计每年一万多两银子。

  专卖制度下的盐商除了以上支出外,还要用捐赠、捐官等形式向官府行贿。尽管这样,盐商仍然是天下最富有的。朝廷钦差大臣出访江南,多由当地主要由盐商出资接待。

  李耿侃侃而谈,说道私盐得以盛行的原因还在于供求关系。以康定元年为例,大宋国泰民安人口激增,盐为生活必需品,人口增加,食盐的需求也大增。但由于盐业专卖,政府控制了盐的运销,人为地造成了盐的供求失衡,价格上升,本来供求可以平衡的盐业由于受政府控制而失衡。既有需求,又有供给,这样私盐就有了发展的条件。官府无法控制的盐经走私渠道进入市场。有许多官盐没有进入或不愿进入的偏僻地区成为私盐的目标市场,即使有官盐的地区,私盐仍可以凭借价格优势进入。私盐的动机与条件都具备,当然就越禁越活跃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