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四章 皇家往事1

这日刚过卯时五刻,顾槿湘的马车就出了顾府,谁知马车刚到顾府门前的大街口,就听见京州府皇城根前宽阔的御街上骤然传来静街的鸣锣声,

  顾府赶车的马夫赶紧勒马停车,停在街口的一旁,顾槿湘掀开金丝雀花纹的绉纱车帘子,往外看去,只见那御街前不少的官差正鸣锣静街。

  “绕路吧,走那边。”顾槿湘开口对马夫说到,她昨日便听苏家姐妹说今日是昭乐长公主回宫的日子,她没想到出门这么早还是碰上了,长公主的凤鸾过去肯定耽误不少时间,顾槿湘才开口让绕行。

  马夫点头,勒了一下缰绳,往右甩了一个鞭花,那四匹高头大马立刻一阵嘶鸣,转了方向朝顾府另外一边去了。

  官差的锣鼓鸣过,本来热闹的街道上顿时一静,只见那街道上的百姓们都匆匆避让到一旁,跪倒了一片。

  而后面远远而来的,竟是一支上百人的侍卫队伍,护卫着一座赫赫威仪的金凤銮驾缓缓地进入了正阳门。

  正阳门口已经有礼部的官员迎接,抬头看向那金凤飞舞的昭乐长公主銮驾,也仅仅是虚瞄一眼就连忙恭敬的低下头去。

  昭乐长公主,大雍朝最为尊贵的长公主,也是懿太皇太后的嫡出公主是她最疼爱的女儿,更是当今圣上最尊敬的姑姑。

  她也曾经是先帝跟前最受宠的妹妹,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妹妹,与先帝感情深重。

  当初先帝驾崩内忧外患,二王爷周王伙同御林军统领窦樊起兵造反,她当机立断拿着先帝御赐的长剑,斩了同样叛变的掌印的太监拿出虎符和圣旨,在前面执掌号领三千多御前侍卫和禁卫军,接应着回京救援的虎威军,经历过最血腥的战斗,终于斩杀周王和窦樊的头颅,让当时还是太子的端庆帝顺利继承皇位。

  只可惜她的女儿,华阳郡主当时带着五岁的儿子在后宫太后那里,像她母亲一样手握长剑保护着被叛賊袭击的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一行人。

  结果叛军太多她力不从心,在坚持到援军,她的夫君靖武侯蒋卓带兵赶来时,就已经气绝身亡,竟是连她的夫君最后一面也没见上,只留下了脸上受伤的五岁儿子。

  昭乐长公主知道女儿的死讯万分伤心时,当时朝中还有大臣还怕她一个公主手握大权野心膨胀对新帝不利,谁承想她是真心拥戴现在的皇上,在端庆帝继位后,就交了虎印兵权,直接退居到她在城外的公主行府之中吃斋念佛,从此不问朝堂之事。

  端庆帝和太后感念昭乐长公主和华阳郡主的功劳,就把华阳郡主记在太后名下,特追封了华阳郡主为华阳长公主。

  这次昭乐长公主回来,是因为马上到女儿华阳长公主的忌辰,但是她从来不让祭祀而是像小时候一般为她庆生辰,在华阳公主府里,举办宴席让全城的贵族女眷们都来参加,昭乐长公主的夫君林太傅去的早,她与夫君少年夫妻却就这一个女儿,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疼到极致就伤到极致。

  端庆帝亦是特别重视华阳的生辰宴,还让人去全国四处搜罗名花名草,装扮华阳长公主的行府。

  这时昭乐长公主的金凤銮驾已经进了正阳门,那百人的护卫便停下,銮驾便由端庆帝亲自派遣的禁卫军上前护卫着,浩浩荡荡的向着皇宫而去。到了皇宫里面不避不让,直接穿过威严赫赫的太和门,到了太和殿门前这才稳稳地停住。

  汉白玉的御阶之上,端庆帝不顾皇帝的威仪直接直接走了下来,亲自走到銮驾前为昭乐长公主掀开锦帘,眼里满是激动之色,却仅仅是叫了一句:“皇姑母……”

  昭乐长公主一身素雅又不失宫廷风度的凤凰图案件宫装,高耸如叠云的发髻着金凤展翅六面镶玉嵌七宝明金步摇,脸上不施粉黛却难以掩饰她的高贵容颜。

  “庆儿你如今都做皇帝了,怎地还如此不顾皇家威仪。”昭乐长公主嘴上责怪说到,眼中却泛起一丝淡淡水光,面上也露出高兴的神采,又问他:“皇嫂身体可好,我此次带了一株千年的长白参,给她调理身体。”

  端庆帝见皇姑母还叫他庆儿那么亲密的称呼,还对他们母子如此关心,顿时红了眼圈,这样让他想起了当初十岁左右的光景。

  那时他皇姑母是父皇最疼爱的同胞妹妹,是当时先太后最疼爱的长公主。

  而他母后那时也还不是皇后,他也只是一个被父皇忽略的皇子。他母后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昭仪,因为外祖家只是一个小官员而不被父皇重视,他们母子在宫中举步维艰。

  也是无意中他被前皇后所出的大皇子周王欺负,被皇姑母看见,不止严厉的责骂了周王,还顶着前皇后的压力为他母后说话。最后更是在前皇后犯错后,在父皇和太后的面前美言,一步步为他们母子筹划,直至他母后当上皇后,他当上了太子。

  再后来就是父皇驾崩之时,周王谋逆,他那时外祖家人微言轻在朝中无势力,全靠皇姑母和表妹才能得到靖武侯和其他诸多大臣的支持,最后顺利登上皇位,可惜他一向倾慕又敬爱的华阳表姐因此命丧黄泉。

  这也是他为何至今仍对皇姑母如此敬重和爱戴,为何当初让母后记了华阳表姐在名下追封她为长公主,为何对手握十万大军的靖武侯如此放心,又为何对华阳表姐留下的孩子如此之好,不到十岁就册封他为靖武侯世子。

  “多谢皇姑母记挂母后,她这次病了没来迎接你心里很是难过,你这次回来,一定要多住一些时日,盛华宫都已经收拾好了,里面的摆设都还是皇姑母你之前的样子,从未变过,不过是添了几样新东西。”端庆帝说着,他继位初时皇姑母还时不时的进宫来为他出谋划策,助他稳坐江山。

  只是后来几年她为了避嫌,不再经常入宫一年也就回来那么两次,前两年身体有些不好更是不再进宫了,这时隔近三年未见,自是十分想念的。

  昭乐长公主温柔的的一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淡淡的看了一眼站在皇帝身后,由郭皇后带着,站在一旁迎接的宫中嫔妃和皇子公主们:“进去说话吧,一直站在外面像什么样子。”

  皇后忙领着嫔妃和皇子、公主们上前行礼,动作格外的恭敬,礼仪十分的周全。

  昭乐长公主依旧是淡淡的一笑:“且免礼莫要再这么大阵仗了,你再闹出这样大的阵仗,我以后就不回宫了。”

  “皇姑母说的哪里话,我知道你不喜这些,以后不会了。”说完回头对着郭皇后说:“你们都先下去吧,我陪皇姑母进去就行。”端庆帝无论什么时候,到了皇姑母这里总是特别的不同。

  “让慧儿也留下。”昭乐长公主笑着开口。

  她口中的慧儿是端庆帝最小的公主筠慧公主,是娴妃娘娘的女儿,也是三皇子的一母同胞的妹妹,很得端庆帝的喜爱,因为她外貌与逝去的华阳长公主有两分相像,就连那英姿飒爽的性子也像。

  不止端庆帝喜欢,就是昭乐长公主也十分喜欢,

  这让郭皇后心里十分不舒服不过面上却不显,她拉了拉小嘴已经撅起来的大公主筠袖,恭敬的带着一甘妃嫔和皇子们离开了。

  端庆帝亲自搀扶这昭乐长公主去向了盛华宫,进了宫殿中,筠慧公主则是欢喜的跟在后面。进了殿中坐下后,见父皇的脸色也很高兴,这才开口说话。

  “皇姑祖母你可算来了,慧儿可想你了,慧儿还为你专门学了一个剑舞呢!”

  “是吗?那姑祖母也可要看看了。”昭乐长公主抱着筠慧笑着说道,她又想起了她的华阳,当年也是这般模样,在她跟前讨笑。

  端庆帝见酒菜摆了上来,立刻挥手让宫人们退了出去,盛华宫的内殿中,只剩下端庆帝,昭乐长公主还有筠慧公主三人。

  端庆帝亲自帮昭乐长公主添酒布菜,话语间欢乐非常,与往日里威严的帝王天差地别。筠慧公主也在一旁乖笑讨巧,一时间温馨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