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九章 不如归去

宋问确实没有见过如此奇幻的生物,老实摇头,说。

  “宋某确实不知,长真法师何以教我?”

  “那你可听好了,这夏虫初二十年不眠,再有百年不动,而后得享三千年寿元。”

  众修听到这夏虫如此玄奇,也纷纷以神念探视其中,毕竟不入明照不知千年福缘之秘,至于真仙,整整五千年不老容颜,至于宋问所在化真之境嘛,真就只有区区三百年寿元,不值一提。

  现在这夏虫过得百年便有三千年寿元,“奇物”之名当之无愧。

  “二十年不眠,百年不动,不动?!”

  宋问好似找到关节点了,他用玉如意轻点了下夏虫,不曾搭理他,又驱使如意放出四道真火,那夏虫的触角竟然颤抖起来,洒出一大片星光,升至屋顶,灿若繁星般照耀整座大殿,星光带有奇效,竟然使宋问的四道真火弱至一寸,发出柔和的光,温暖着它。

  宋问不以为意,又以水凝冰覆盖,异象骤停,触角收回,蜷缩不动。

  “果然有喜暖的习气。”

  宋问确定了这夏虫的喜好,再次默然。长真看到宋问还是答不出,未免有些失望,他也想找出与自己是同类人的修道士。稍迟,宋问睁开双目,问长真道人。

  “这夏虫是谁人取的名字?”

  “这夏虫乃是我家祖师所取,旁人并不知晓。”

  观看的诸位真人也都点头称是,大部分修士都只知道此虫的习性,却没人真正见过,并为它取名。既然没几个人见过,而丰山派祖师又取夏虫之名,定有玄机,会是什么呢。

  宋问还没有完全把握住关键点,他还在识海里用清气模拟出夏虫的形态,可是全然不得其解,夏虫二十年不眠,可能是先天所致,那关键的百年不动又是什么意思呢?

  “百年不动,百年不动?此语非彼语!”

  百年不动,又怎么知道它是百年睁开双目,纹丝不动呢,应该是‘百年不动,不知日夜’才是正理。宋问好似知道夏虫为什么不动了,应该就是此虫喜静,二十年不眠,就是二十年难以入眠,又是以百年休养生息。

  “宋某貌似知晓其中缘由。”

  哦?在场众修都是好奇,他们一时之间也很难透彻其中道理,这宋问倒是先他们一步。长真道人见宋问不确定的眼神,也是笑着说。

  “请先生道出其中奥秘。”

  “这夏虫二十年不得眠,百岁修养己身,可见此虫不喜外物干扰。”

  而后又有三千年寿元,自身却只有防御之能,必然是尽取灵气供养躯壳,又懒惰成性,不耗心神,且喜暖阳,所以才凭借天生灵物的身份有三千年之寿。殿内众修都是点头,原来这夏虫竟然是“懒”出来的寿元,他们用不着羡慕了,人若不修炼,虚身不得供养,迟早会自我灭亡。

  长真道人赞赏的目光投向宋问,他也正是想到这一层,不过......

  “不过,宋先生,你还没有回答,如何使它有语冰之能。”

  宋问笑着转身,看向不语真人,柔声说道。

  “真人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不语真人正有滋有味地看这场辩论,她可是好久没见过这番另类的论道之战了,看到宋问叫她,妙目生疑,传音宋问确定是否在唤她上前。

  宋问听得耳边轻言细语的声响,再次缓缓点头,微笑着请她上来,长真道人也不介意,只要主意是宋问出的,几人相助都是可以。

  “真人可有改天换地之能,只是方寸之地即可。”

  宋问比划了下自己的手掌,不语真人颔首表示自己可以做到,随后宋问从长真道人手中接过夏虫,神采奕奕地环视众人,自信说道。

  “听闻丰山派地处冰寒之地,只有夏季暖阳稍解寒意?此虫非是不喜寒,而是喜爱阴阳相生,养身之道。”

  宋问示意不语真人施法凝雪于手中,将它埋没,那夏虫果然一动不动,又以法力遮蔽阳光,将它带入黑暗,只见触角轻轻探出,洒落点点星光,可身子还是不动。

  最后不语真人以体内清气沟通天地,召出一轮小‘红日’,透过黑暗的环境,直接照到夏虫的身上。

  随着背部温度的升高,它慢慢伸展蜷缩的身体,振翅欲飞,发出天籁之音,星光洒遍大殿,慢慢汇成一道星河,尽皆融入体内,身下的冰雪也是融化不少,也就不语真人是明照之境,可以一心三用维持改换天地之术,还可以不断渡入清气维持手中的积雪。

  长真道人无视这美轮美奂的‘春日雪景’,震惊地看向宋问。

  “原来如此,万物皆有道,道以万物生。”

  宋问见此情此景足够支撑自己的论点,就示意不语真人收手了,那夏虫见春日暖阳消失不见,立马蜷缩起来,只微微探出触角,点缀出微亮的星光。

  且不说众修的反应如何,长真道人已经拜服,他没想到自己太注重于它的习性,却忽略了道生万物的本质,自愧不如地说道。

  “贫道佩服,先生博古通今,我却是一孔之见了。”

  长真道人说着看向自家师尊,端坐在蒲团上的渡墨真人微微颔首,长真道人了然于胸,他一摆宽袖,转头躬身作请,以洪亮的声音说道。

  “既然宋先生解出谜底,又以万物有道为答,当为我一言之师,就请收下此天地奇物吧。”

  有了青羽道人赠送宝剑的经验,宋问只迟疑片刻,就却之不恭了,也是单手行礼以示感谢,随后先与不语真人回返座位,长真道人也才缓步回身就坐。

  “长真,可识得祖师之意?”渡墨真人以手抚须,百感交集,丰山派后继有人了。

  “弟子明白,不以道为道,是为得道。”

  渡墨真人看自己弟子头脑如此通透,更是高兴,这一笑就更像看自家出息子孙的平凡老人了,只有长丰道人在一旁懊恼不已,清秀的脸上满是遗憾之色。

  宋问重新落座后,直接将夏虫递给旁边的不语真人,迎着她诧异的目光,温言说道。

  “不语真人,难道不识‘语冰’之妙?”

  语出尚未使得不语真人反应过来,一旁的另外三位真人却是震惊地看着宋问,宝阳真人也顾不上去中间暖场了,投来炽烈的目光,惊讶地说。

  “先生果真有寰宇之智!今日方知先生博览群书,恐失微末之抱负。”

  这夸得宋问都不好意思接话,只好故作高深地看着不语真人,也不回答,不语真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道号是如此来历,只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众位师兄都是知道师尊所愿,自己却不知。

  ‘实在有愧多年教导啊!’

  想通所有,她也不推辞宋问的好意,将夏虫小心翼翼地提起,放入储物香囊中,抬头看向宋问,一笑倾城。

  “宋先生如此善解人意,可是想与我一同修道?”

  见宋问如遭雷击地呆立在场,她收敛笑容,不再谐谑宋问,从香囊里摸出一把玉尺,递给宋问,温声细语地说道。

  “多谢先生美意,无以为报,不语看先生无储物之宝随身,仅以此寒玉尺相赠,聊表心意,万望先生勿要推辞。”

  宋问看她递过来的玉尺,接过来细看,入手温润如水,又见灵雾缭绕,冰凉而又通透,不愧为寒玉之名。

  “此寒玉尺可聚灵气,凝水属,可储世间万物,可惜却只是区区灵宝,但也足够先生驱使。”

  “不碍事,宋某微末之力,得享灵宝已是承接天意,不敢再做奢望。”

  宋问探入心神的片刻,脸色都是微微一变,不说其他功能,单单是储物空间,就有紫云山那般大小,足够他将白月放进去都不嫌挤的了,虽然对于白月来说,可能还是伸展不开,但谁又理会他呢,反正他到哪也是睡。

  这么一想就更开心了,心里打定主意,要是白月再偷懒不修行,自己就将他装进这个无聊单调的世界,好好磨磨他的心智。

  “好呀!宋某很是满意,多谢不语真人赐宝。”

  不语真人看他不是强做欢颜,也是放心下来,毕竟十大奇物不论药引之强,单是那星光的特质就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说不定云月观从此就多出一门上乘道法,更何况此物对她也是意义颇深。

  殿内众修对于刚才之事还是意犹未尽,恨不得再有人去请宋问出来,频出惊人之语,没看出请教的青羽和长真道人都是颇有感悟吗,假以时日,今天的收获必定化作修道的根基,这有可能就是通往真仙之境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鉴于修行之难,到了化真之后,每一步的感悟都很重要的,谁又能保证自己像前五境一般,连跳几级。

  在这些杰出弟子眼中,真我易得,明照难求,真仙更是如同凡人登天一般,不得门路啊,前辈们走过的是断桥,他们只能自己搭建另外一座桥才有可能登顶。

  随着最后一场论道的结束,百年一次的“升仙问道”小聚就结束了,临出门前,南无派的相善真人和丰山派的渡墨真人,也是携弟子前来问候,探听到宋问不是云月观之人,且独自居住在紫云山后,都是盛情邀请宋问有空闲定要来他们门派拜访,再作道论之争。

  宋问一一答应之后,又应付其余几大门派的善意,也不看各派弟子跃跃欲试的眼神,与四位真人含笑送走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