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三十九章:大隐于市

之前,清风从来没想过他有一天要建一座桥,不管是最古老的还是最现代的。但桥梁的作用有时要大于宽阔平坦的道路,这就不得不逼迫他去拿出主意来。

  就拿刚才那个水泥槽来说,他最初的设想是直接浇筑一个水泥块,然后将水泥块落到河床上。好在他又考虑到了杠杆臂的承重问题,才在最后的设计中改成空心的水泥槽。

  对于李世民的问题他也曾想过好久。

  刚才的那种作业方式,只适合像渭河这样水流平缓,或者河道相对比较窄的河流,而像长江黄河那种河流就要换一种形式进行了。

  “以潼关外的大河上建桥为例。”

   殷清风直接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兴奋的话头。

  “如果能在那个位置架起一座桥梁,对于沟通关中和三晋、河北和山东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李世民心说,“何止是意义重大啊。

  想当初,霍邑之战后,阿耶率军进至龙门时,为何只派了六千兵先行渡河,而后剩余的十几万大军又不得不耗时一个多月才全部渡过大河?没有桥梁啊~~~

  “大河在潼关外向东转向,即使是枯水期也较渭水平时要湍急,想要在那里架桥,就不能再采用今日这种方式。”

  众人再次精神一震,殷清风就要说到重点了。

  “下臣的想法是:在风陵渡口以北挖掘一个环形的水渠,并在水渠上建桥。等水渠挖通且桥梁修建完毕,让人先在西侧沟渠开端处与大河对岸同时填土,彻底让河水改道,然后再将东侧处堵住。这样以来,大河的大拐弯处的河道就会露了出来。

  到那时,无论是在河床上灌制水泥桥墩还是清理河道上的淤泥都可以随便进行了。”

  “嗯~~~这样也行?”

  李世民等人的脑海里同时在勾画着殷清风说的那些话。

  “貌似可行啊~~~”

  没过多久,他们就同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李世民一把抓住殷清风的肩膀,急切的问道:“那是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可以这样做?”

  殷清风肯定的说道:“只要这段水渠的宽度和深度较之一般灌溉用的水渠要宽一些、深一些,必然能达到下臣预期的那样。”

  李世民猛地双手一击,“太好了!这样不但能随意的构建桥梁,而且还解决了灌溉和洪涝的灾难!真是太好了!”

  说着,他对周围的工部的官员说道:“你们忝为工部的百官,可曾想到如此的办法?现在淮阳侯出此等妙计,你们可记住了?”

  被打脸的工部官员立刻向李世民行礼,“谨遵太子令。”然后又向殷清风行礼,“某等惭愧。”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