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还有三十几天,”王巨尽量用一种平淡的语气回答道。
“哦,”赵念奴踮着脚,淡哦了一声。
两人神情都很平静,只是赵顼觉得有牙齿有些酸。
这个问题很复杂,比王巨说的所谓世袭更复杂,因此王巨又转到正题上,指着棉被说道:“实际它未来主要还是民用。”
“民用?大约不可能吧。”赵顼说道。
怎么说呢,这有一个交通问题。
这些棉被棉袄送过来是做一个样品的,以便明年打开销路。但实际为了急速将它们运到京城展示,花了不少路费钱。
大规模的运输,若是在广南西路,只能从灵渠,再从湘水北上,转到长江,再从长江转到大运河,到达北方各地,路费仍是不菲,那怕走的是水路。甚至灵渠都要重新修建。
若是在广南东路,走海路似乎很省路费,但事实非是,现在的船是帆船,必须要等季风,除了一些小船就近航行外,象这些运货的大船,一年只能来回一次。
比如杭州的商人到倭国行商,一船是顺着季风去倭国,然后将货物交易,再采办货物,便等季风,这一等会很长时间,许多商人便在倭国娶妻生子。杭州一个家,倭国一个家。实际往后去,倭国也有不少人血液里有汉人的血液,不过王巨就没有当真了,就象他看待交趾一样,也从未将交趾人看成汉人,尽管分家不久。
因此这个时间有点讨厌,尽管航行速度会很快的,据传从杭州到倭国顺风只要五天时间。但拘于季风,一年只能来回一次,成本想低也低不下去了。毕竟一艘海船造价成本不便宜,而且每隔两三年,就要上船台维修保养一次。
不过也不愁收益,因为价格太贵了。
正因为这个价格,以后朝廷同样会受益。
王巨答道:“若只在两广,百姓普通用上那是不大可能的,顶多一些四等户人家置一些棉被棉袄,不过这种木棉子与西域的木棉子不同。”
“有什么不同之处?”
“西域的木棉子与大食很相近,棉绒长,适宜织布。所以大食布很有名气。但它们都分布在戈壁地带,日照充分,雨水少。因此这种棉种,不适宜在内陆推广。然而岭南的木棉子却是生活在多雨季地区。因此能渐渐北移。”
“中原……”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