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六章:利益(四更求推荐票!)

不想蔡绦立时脸色一变,站起斥道:“好一个吴迪,我诚心实意上门救你,你还对我遮遮掩掩,那就不用再说,告辞!”

  说着便往外走,吴迪急忙上前拉住,不断道歉道:“请尊客留步,尊客息怒!”

  蔡绦止住脚步:“吴迪,明人不做暗事,你立这民军为的什么?你真当我不知道么?”

  吴迪深深行礼:“蔡公子息怒,还请坐下说话。”蔡绦想了一想,终是坐回原处。

  吴迪说道:“我不知蔡公子从何处听了些什么,可我吴迪还是这一句话,我吴迪建立民军确实是为保这一方百姓平安。”

  吴迪见蔡绦欲怒,急忙说道:“蔡公子莫急,听我把话说完。”

  蔡绦勉强坐下,只是眼睛看这门外,仿佛吴迪对他说的理由只要他不满意立时便走一般。

  吴迪见状无奈,也不知道蔡绦是知道了什么事情,才会有如此反应,不过按照他方才说话的语气,估摸着是知道自己这民军内大部都是买来的男丁一事。吴迪思考一下,问道:“不知道蔡公子对现在辽金的形势有什么见解?”

  蔡绦一愣,他正等着听听吴迪的说辞,不想吴迪却把话题说道辽金对峙上去了。

  蔡绦作为蔡京的儿子,自然是知道现在辽国的形势不容乐观,金国已经占了辽国一半的土地,现在正围攻中京,就连屡战屡败的大宋都在准备伐辽,这还用问吗?

  蔡绦犹豫着说道:“应该是相持,怕暂时分不出什么结果,吴迪兄是在哪里得知辽金战争的消息?”

  吴迪解释道:“我有一个兄弟,一年前在辽国内行那替天行道之事,时时与辽军交战,他对辽金之事知之甚详。”

  他接着又说道:“我去岁得知辽金局势,如我猜测不错,辽国必败,灭亡便是在这几年,不知蔡兄认同否?”

  蔡绦不置可否的问道:“你为何有如此把握?”

  吴迪面带真诚:“自金反辽,不到十年光景,便从极北之地到现在掌控三京,反观辽国,自五年前辽帝率七十万大军亲征,不想因国内叛乱而一败涂地,结果七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从此女真军满十万,先后破上京围中京,依我看,三四年内,辽国将亡。”

  蔡绦大为惊讶,倒不是因为吴迪做出的这个结论,而是吴迪所说的消息,这些,甚至他都不知道这么详细。

  蔡绦问道:“吴迪,你这些是从何得知?”

  吴迪自然不会说,因为咱是穿越人士啊!笑道:“也许你也知道,我义勇俱是河北难民,还有些是从辽国逃过来的活不下去的百姓,我这些大半便是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总结出来的。还有些是北上时听到商人议论的。”

  蔡绦有些不信,却又不得不信,吴迪此人总不可能比朝廷还消息灵通,只能是这个解释。

  他拍掌称赞:“果然不愧是大名鼎鼎的吴迪!”

  吴迪谦让:“蔡公子莫再笑话吴迪,吴迪这些微名,哪里及得上蔡二公子。”

  蔡绦继续问道:“那辽金之事,和你建私军又有何关联?”

  吴迪心道,果然是这里出了岔子,不过想想的确也瞒不过人,那几千人马南下浩浩荡荡,只要稍加留心便能想到疑点,可惜当时自己千万嘱咐虎飞驰要分批南下,不想事情有变,丁德泽被逐出家门,那许多的人马无处安置,才出了那么大的声势。

  吴迪皱眉道:“蔡公子,你觉得金国若是灭了辽国之后,兵锋会指向何方?”

  蔡绦并不说话,只是微笑不语,与金结盟这等机密大事他也不可能告诉吴迪。

  吴迪见他不说话,如何不知现在朝中人等都是将和平寄托在一纸盟约上,吴迪苦笑道:“我想也许我朝或许会与金国结盟,以图北伐收回燕云,蔡公子你说对不对?”

  蔡绦这时才真的开始正视起吴迪来,他知道吴迪在朝中绝对没有依靠,这等机密只有朝中五品以上的大臣才知道,吴迪绝对不可能得知,他能猜出这事证明吴迪绝非等闲人物。

  吴迪见他表情阴晴不定,也不去管他如何想自顾自的说道:“蔡公子,难道朝中的大臣不清楚一个道理吗?真正的和平是由实力决定的,而不是一纸盟约!真理,就在弓弩射程之内!”

  “真理就在弓弩的射程之内?”蔡绦疑惑的重复,他慢慢的点头说道:“吴迪的意思我明白,你是说只有胜利者才是真理对不对?”

  吴迪点头道:“是的,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一张盟约来期盼和平,那不如去期待叫狼不要吃肉更加现实。蔡公子,你见过不吃肉的狼吗?”

  蔡绦疑惑道:“你的意思是我大宋便是肉?”

  吴迪无奈的说道:“我大宋的兵马想必蔡公子比我更为了解,这样的军队能战胜辽国吗?连辽国都打不过那凭什么抵抗比辽国更凶残的金国?”

  吴迪觉得自己很无奈,大宋帝国的高层们能到连这点基本情况都看不清楚?

  蔡绦若有所思的说道:“我大宋和金国有盟约在先,想来金国也不会这么快动手,等到我们将燕云稳固,那时也不惧他小小的女真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你建这义勇就是因为感觉我朝与金会有一战,你便未雨绸缪?”

  蔡绦心中暗笑,我不管你是否真是此意,只要你一平完匪患,朝廷便要你北上伐辽,你这些许的人马,禁得起几次消耗?且先助你扳倒童贯再看不迟。

  见蔡绦不再说话,只是含笑不语。吴迪说道:“我当初建义勇并未想到这些,只是为了给家父报仇,也可护卫乡里。直到我北上之后,听到许多言语之后我才有了这想法,要是金兵不南下到罢了,要是南下我大宋必将生灵涂炭。所以我才建了这三千义勇民军,日夜勤加训练,只为有一日可以报效国家。”

  蔡绦大笑,“吴迪当真是忠君爱民!只是你这义勇三千似乎少了一些,万一以后对上辽金如何是敌手?何不多招些人手?”

  吴迪默默无语,心里实在不知蔡绦说这话是个什么意思?脸上带着忧色,半晌才说道:“不瞒蔡公子,实在是吴迪已经无能为力,为这三千人不光吴迪,就连我家姐夫都已是散尽家财,是在无以为继了。”。

  蔡绦又说道:“怪不得我听你的诗词总是有些悲国忧民,满心郁郁之感,原本一直想不通你年纪轻轻,哪来这些个感慨,原来症结在这。”

  吴迪奇怪:“怎么蔡公子也知道在下的拙作?”

  “吴迪你有所不知,现在汴京城里,传唱最广的便是你的新词,实在是你这偏僻了些,不过我想就算偏僻,再过些日子,怕是也要被文人士子踏破了门槛。”

  吴迪惊讶道:“小子不就是些了几首歪诗,如何还传唱到汴京去了?”

  蔡绦笑了,“吴迪,别说汴京,便是当今天子,也是知道你的大名了,你可知道是为了什么?”

  吴迪摇头道:“在下不知。”

  蔡绦忽然大笑:“我都在你身前了,你还猜不出吗?”

  吴迪脸色大变:“难道是蔡相公?”

  蔡绦微微点头:“此事你心知便可,切不可到处声张。”

  吴迪急忙答道:“吴迪必不会让外人知晓蔡相公对我的提拔。”

  蔡绦微微啜了口茶,轻轻放下茶碗:“这次我亲自过来,是有大事要与你说。”

  吴迪临危襟坐,蔡绦说道:“前几日在朝廷发生了一件事,我父为了你和童贯高俅发生争执。”

  吴迪大是不解,自己这无名小卒怎么会让朝中的几个只手遮天的人物发生争执?

  蔡绦见他困惑接着说道:“事情起因是水泊水匪寇淮南劫江南商税而起,我父很赏识你的才华,想助你一臂之力,便推荐你带义勇前去剿匪,不料童贯高俅却看你不起,坚持不允,于是才发生此事。”

  吴迪感激道:“小子何德何能,能得蔡太师看重,感激至深!”

  蔡绦摆摆手:“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自是有才华的,我父亲也是看重你的才华才想要提携你一把,你记得此事就好。”吴迪激动道:“小子永世不敢或忘,以后只要太师及公子有所吩咐,便是水深火热也在所不辞!”

  蔡绦笑道:“吴迪言重了,我家老父也不图你的报答,我父亲位极人臣想要什么没有?岂是贪你回报之人?”吴迪叹服道:“太师高风亮节,小子感佩甚深!太师确是不需要小子什么回报,但作为小子,受人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

  蔡绦很高兴,他站起身来说道:“好,你至情至性,我很喜欢。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了,刚才我说过,我父亲和那两人争执,后得了一个结论,童贯高俅即将抽调大军前往患难平乱,以一月为限,若是平不了,那便到你出战之时,到那时只要你略有微功,有我父亲在朝中帮衬也一定能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