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细节操作,也说的很清楚。
大顺派出宣慰使前往南洋,统计那些没有缴纳人头税的“黑户”,按照人丁数量,给予大顺皇帝的内帑赐银。
同时宣慰使会作保,保证荷兰人不会把他们在半途就扔大海里淹死。尽快完成巴达维亚总督的计划。
原本巴达维亚总督的计划就是三种。
杀光。
全部遣送回福建。
迁徙到锡兰和安汶,去做苦工。
对日一战使得原本就出了大问题的蔗糖出口贸易更加雪上加霜,南洋华人的暴动迫在眉睫。
大顺插了一脚,外交部也明确表示,绝对不会允许回福建。用齐国公的话来说,这些人回了福建,无事可做,无可谋生,必要作乱。到时候,这作乱的大锅就得扣在外交部的头上。
既不敢杀,也不能送回福建,唯有第三条路可走。
而且要快走、赶紧走,在一年之内解决,否则必要出大问题——其实当然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法,荷兰东印度公司给每个蔗糖奴工发失业救济,挺过这一次蔗糖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完成产业转型,但显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不是红的。
荷兰希望这件事快点解决,大顺这边其实也希望这件事快点解决。
刘钰心里还是有数的,今年神罗皇帝就要完蛋了,又没男丁,这仗要是不打起来就鬼了。
又是分享给法国米尼弹、又是告诉法国西洋参貂皮贸易输血,法国人肯定是要往低地地区使劲儿的,荷兰要不参战也见鬼了。
时间紧迫,刘钰可不希望下南洋之后,还要解决巴达维亚的危机。
荷兰人对于这种折中的办法,其实也是挺满意的。遍观南洋,最能干的还是华人,不管是种甘蔗、榨糖、盖房子、建城堡,缺了华人巴达维亚也建不起来。爪哇人一方面手艺不行,另一方面村社制还未彻底解体。这个时代,但凡能当农民,谁也不肯当雇工。
去往锡兰等地做事,既可以缓解巴达维亚的危机,又可以为将来在印度立足打下基础。
波斯出了事、日本又被大顺垄断了贸易,荷兰也急需开拓新的亚洲市场。放眼望去,当然最适合的就是印度了。
而且基本上这些华人奴工都是挺能干的,除了那些刺头的“乌衫党”外,大部分人吃苦耐劳、逆来顺受,只要给饭吃饿不死,他们一般也不会发起大规模的反抗。
再加上皇帝要为这些人出人头税,哪怕一人一两银子,这对巴达维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总督拿一部分、大小官员分一分,这可不是走总公司的账目,对华贸易委员会和负责谈判的这些人手里也能润一润。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