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24. 柔嫩的云

天虚老道嘱咐了道观中的道士几句,便与张意远起程去往太守府。

  张意远驾云,天虚道长在云上啧啧感叹。

  他踏踏脚下绵软的云朵,缓慢蹲下身,用手摸了摸。

  一缕嫩云被托在老手掌中,缓缓流动,仿佛具有生气般。

  天虚道长站起身,瞅张意远,轻声道:“和尚,你快到三果位了吧?”

  在这个世界中,佛家修行以断烦恼和法力不同,大概分为几个果位: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菩萨果位、佛果位。

  道家修行,又有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真仙等不同期间。

  而妖,则以修炼年限和妖力,有纳气、归元、妖丹(虚丹期、凝丹期)、妖圣、妖王、妖皇等不同等级。

  原身法海对其他宗教的等级划分不太了解,对于妖的不同等级,虽然知道,但并不关心。

  毕竟以他的佛法和无畏心,妖丹期以上的大妖,也收得。

  但他一心修行,没有仔细考虑其他宗教、和妖怪的情况,反而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不及天虚道长。

  张意远想了想,沉吟道:“已经证得阿那含果位。”

  原身自二十几岁,就已经证得三果位,过去十几年,虽然法力提升不少,但是一直没能证得阿罗汉果位。

  天虚道长深吸一口气,低头掸了掸道袍上不存在的尘土,挺胸抬头,直面前方。

  努力修行,怎么也得个金丹大道!他一定行!天虚道长在心里给自己鼓劲,余光瞥见脚下那朵云,悠悠地吐出一口酸气。苦修七十几年,他如今还没到达金丹期。

  论修行,有人一点就通,有人苦求无缘。大多数人属于后者,能到达筑基期,就非常人了。

  世界上那么多人声称自己得道,有几个是真的得道的?

  两人从镇江城上飞过,却没见下方有多少人走动。

  忽听有人高喊:“抓贼,抓贼!”

  大白天的,居然有人闯入私宅,公然抢劫?

  街道上,一处二进宅院,几名家丁拿着棍棒从各处跑来。

  几个着夜行衣的人,毫不畏惧。有人抱着黄金碟碗用具,有人扛着米面粮食,大喇喇地直奔门口走去。

  张意远刚想下去,被老道拉住了。

  “看看再说。”天虚道长道。

  张意远闻言,在云上站定。

  那几个蒙面黑衣人与家丁打在一处,家丁不敌,被打伤几人之后,再不敢上前,只围在周围呼喝。

  蒙面人抱着东西,公然从大门走了。

  徒留下某位老爷,坐地拍腿哭嚎。

  看到这里,张意远也感觉到了问题。

  天虚老道捋着胡须,眯缝着眼睛:“丁大人,有点手段。”

  那为首的黑衣人,身形和武功,正与丁家护卫长相似。

  “丁大人指使?为何?”张意远问。

  天虚道长扬起头,心中的某处突然爽了一下。你牛,你还总气我、祸祸我,怎么着,有事还是得问老道我吧?要不说,年轻、稚嫩!

  “听说,前几日丁大人找人募捐,设置粥棚。

  可只有三家出资,其中一家,还是丁家的亲家,王老爷。

  其余商户,捐款寥寥。你说,丁大人会用什么手段?”天虚老道故作高深道。

  张意远思忖道:“难怪这些黑衣人,除了抢夺财物,并未伤人性命。”

  “看着吧,这家商户,过几天就回去捐款。不然谁保他平安去!

  对了,你打算如何赈灾?

  不是老道我多事,三万余众灾民,要管吃喝疾病,可没那么容易。

  和尚你不要硬抗。”天虚道长道。

  “无妨,你到时候,听着我的话头,顺着我说就是。”张意远道。

  天虚道长眼球一转,自嘲一番。切,他这是担心什么,就他和和尚交手的这几个回合,和尚可没吃过亏。

  两人不再停留,赶往太守府,府上的家丁看见有人从天而降,顿时腿脚发软。

  柳江大水,死伤不计其数,听说商州已经出了不少妖邪。

  如今的镇江,人人自危。不仅要防人,还要防妖。

  待有人看清是张意远二人,太守府才得以平静。

  丁承恩在城外巡查粥棚,不在府上。

  府里只有师爷、和丁元良接待。

  丁元良将人请到思辅堂,询问来意。

  张意远道:“我有救助灾民的办法,不过,要说与丁大人才行。”

  丁元良看了看一旁的师爷,师爷立刻上前道:“法师,可是要做法救人么?”

  普通人对于神仙的理解,多是夸张,神化。

  丁元良双眼一亮,几步上前道:“难道法师的钵盂也许可以盛下江河湖海,无尽粮仓。

  若真有取之不竭的粮食,别说三万灾民,十万灾民也有救了!”

  张意远笑着摇头:“钵盂是法器,也可收物,但我没有粮仓。”

  丁元良的笑停顿在脸上,锲而不舍问:“那法师,是要做法,治理柳江水患?”

  “陛下已经派出国师,恐怕不需贫僧前往。”

  “难到……法师能施法,让人不饿、不病?”丁元良说道这里,已经有些不自信了。

  “贫僧并无如此神通。”

  室内静默三秒。

  “法师说的救灾妙计是什么?不如说给我等听听。”师爷道。作为丁大人的得力帮手,在灾民涌入镇江、太守每日筹谋、容易烦躁的时候,师爷想分担更多的事。

  作为狗腿,该迈哪条腿的时候,应该有这份自觉,总不能事事都去烦狗头吧。

  “见了丁大人,再说吧。”张意远道。

  这是不信他们?

  室内的气氛有点尴尬。

  丁元良在茂山除妖后,从心底敬畏张意远,可如果没有储存粮仓赈灾,也不是治理水患,更不能让人不饿不病,那一个和尚,有什么妙计?

  政事上、救灾上,他的经验恐怕还不如自己多。

  天虚老道心里也犯嘀咕,和尚到底行不行?这云里雾照的,别一会把丁大人请回来了,自打嘴巴。

  他瞥了一眼张意远,见张意远正似乎无意地,看了他一眼。

  天虚老道心说你这和尚,耍花肠子呢。

  他干笑两声化解气氛道:“法海大师佛法高深,既然如此说,必有他的思量,就还请丁公子派人去请丁大人回来吧,别误了大事。”

  呸!世俗啊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