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一十五章 凉州风云(7)

汉军平定先零羌战乱之后,凉州大规模的暴动减少,但因凉州地区汉羌之间矛盾重重,朝廷委任的地方官又多是残酷苛暴之辈,零星的叛乱仍旧此起彼伏。

  护羌校尉马贤自公元120年上任,到公元138年中伏身亡,长达十多年的履职中,就曾多次平定羌人的叛乱。

  自马贤之后,延续到汉桓帝时代延熹二年也就是公元159年,烧当羌之乱复起,朝廷先后委任“凉州三明”段颎、皇甫规和张奂为护羌校尉。

  三人都曾对叛乱的羌人采取强有力的镇压和威慑,先后杀死的羌人数以万计,羌乱才算是在某种意义上终被平定。

  之所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乃是因为羌人因为畏惧朝廷的残酷镇压,自发的叛乱已经大为减少。北宫伯玉、李文侯乃至后来的韩遂、边章、马腾等皆是利用羌人对朝廷的不满,利用西羌人实现自己的割据目的。

  赵普认为曹操一旦在朝廷姑息羌人叛乱的情况下,就任凉州刺史,其危险性就在于诸多的羌人部落并未真正的臣服汉室,朝廷对他们的宽容,反而是某种程度上的纵容。

  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再次揭竿而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叛军的首领韩遂、边章和北宫伯玉等人,朝廷并没有治罪,而是招降了他们。

  这些人都是随时可以鼓动羌人叛乱的隐患。

  曹操担任凉州刺史,算是深入虎狼之地了。

  可曹操似乎对就任凉州刺史,平靖西北边塞非常的有信心,因此不远千里自谯县而来。

  赵普沉吟了片刻,他觉得在这个时候,有必要跟曹操、卢植等人谈一下后世学者们对凉州地区叛乱的解读了。

  卢植和曹操都是身在汉营,自小所在的位置,以及成长环境就很难全面的看待这个问题。

  “那孟德你可知凉州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吗?”赵普闻曹操。

  曹操道:“羌人不甘心供朝廷驱使是为主因,地方官吏贪腐残暴,以至于羌人群起暴动。”

  赵普微微颔首,“孟德所言,确实在理,不过其中的主因却并非在此。”

  “先生此言是为何意?”卢植和曹操对望一眼,均有些诧异。

  羌人不甘心为朝廷戍边,想要抢夺河西这片土地,一直都被汉朝廷视为羌人叛乱的根源,而凉州地区官吏普遍贪腐残暴,才终于导致羌乱的大规模爆发。

  这是士人阶层是为共识,而哪怕卢植这样的人物,其实私下里也觉得,朝廷是在利用羌人来守卫边疆,而没有把羌人视为大汉朝廷的一部分。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