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注释】

●第四章

  ★始祖:既是第一个老祖宗,如果没有特指,一般是指姓氏的老祖先。比如张姓的始祖是张挥,皇帝长子玄嚣(五帝之一的少昊)的第五个儿子。而像文中这般,点出了九原李氏,则特指开创了九原李氏的老祖宗。

  顺便一提,先祖,可以指祖父,也可以指任何一位祖先。如果代指祖先时,要带出其特征或者姓名。

  ★本书的对话,我会尽量用附和当时的遣词用句,而在其他地方,则会用普通的词句。

  ●第五章:

  ★雒阳:洛阳的别名之一。

  ★太学:汉朝朝廷建设的高等学府。

  ★弟子门生:最简单的区分办法,弟子肯定是夫子亲自教学,各个得其真传。门生则不一定,夫子会教,但大部分的时间是夫子麾下弟子在教,甚至有些只是挂个名而已。桃李满天下,更多的指的是门生而不是弟子。

  ●第六章:

  ★里:本书中用的里都是汉里,汉承秦制,一里等于三百步,一步约等于六尺,一尺约莫为二十三厘米。也就一里约等于四百一十四米左右。

  ★妻子:汉时妻子为妻和子。

  ●第七章:

  ★她:古代的第三人称代词只有“他”,这个他可指男女,也可指物。直到近现代时期,约莫1918年前后,她才出现作为专指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

  ★姨父:

  《释名·释亲属》中写道,母之姊妹曰姨。可却没有写明母之姊妹之夫该怎么称呼。唯一有关联的只有这么一句,姊妹互相谓夫曰私,言于其夫兄弟之中此人与巳姊妹有恩私也。

  不过考虑到父亲的兄弟可以称为伯父等,所以这里就用姨父代称。

  ●第八章:

  ★夫子:对老师的称呼。

  另外,虽然很早就已经有师傅一词,但这个词却是专属于皇室的称呼,或者说,专门指太子的老师。

  ●第九章:

  ★九章算术中,将直角三角形称之为勾股形。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而商高则是西周初期的数学家。

  顺带一提,汉朝之时,数学就已经非常发达了,具体可以自己研究一下《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周髀(bi,四声)算经》。

  ★汉时《易经》并非一书,而是指《连山》、《归葬》、《周易》三书。严格来说,《易经》算是哲学类的,不过因为《连山》、《归葬》都已经在汉朝之后失传,所以到了现在,《周易》=《易经》也没啥问题。

  而就像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易经》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在汉时更是被封为群经之首,没有任何一本经典能够撼动。

  另外,是先有的文王八卦,后有的《周易》。同时周易到底是不是姬昌所著,却也很难说清。或者说,姬昌所写的,应该是周易中的《经》,里面包含了六十四卦以及三百八十四爻(yao,二声)。

  而《周易》的另一部分《传》,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相传是孔子所写,不过也只是相传。顺便一提,《传》中的内容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齐鸣,所以受到了许多影响。比如一开始的《周易》并无阴阳、太极的概念,但后来就有了。

  顺便一提,所谓的奇门遁甲,虽然与《易》很像,但确实两种经典。奇门属于术数,属于预测学,成书比《易》更早。

  ●第十章:

  ★其:第三人称代词。古代没有们这个字,反正我查到的资料中,们字最早出现在明代。在这个时代,等就算是们的替代词。如吾等、我等、汝等。而在需要用到第三人称时,可用他或者其,均可以指单数或者复数。同时,可指人也可指物。

  ★关于吕布和高顺的出身:

  先说吕布,按照三国志的内容,基本上所有列传之人的出身,都会写出,或者稍微写一些与出身相关的东西。但吕布就只有“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这么一句。

  按照我的理解,这么一句话的意思除了表明吕布是以骁武闻名并州之外,啥都没说。而本身,五原郡就是汉朝划给匈奴人的地盘之一,如果出身不错的话,应该很容易就查出来的。

  另外,如果是知名豪右的话,恐怕很难会在以孝治国的汉朝,与董卓誓为父子。

  至于为什么安排为李氏徒附?理由也很简单,既然李氏是五原顶级豪右,家主又是三绝李彦,那么吕布这么一位无双猛将除了是他的徒附之子外,很难是别的出身了。

  那为何不是弟子?还是那句话,出身……

  而高顺也是同样,毫无出身记载,甚至到底是哪里人都没有注明。

  所以,我也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推测来写了。说说我的推测吧。

  首先,高顺有一支陷阵营,盔甲斗具皆精炼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这是《英雄记》中的记载。《三国志》中,也有不少引注《英雄记》的话,所以应该是可信的。

  那问题来了,这么一支精兵,是何时成军的呢?按照能够参考的资料,只能是吕布杀死董卓前后的事情,因为直到吕布在丁原手下时就是个主簿。什么是主簿?在东汉时的主簿就类似秘书……辅佐长官处理事情,或者压根不用处理什么事情……

  直到跟了董卓后,吕布才有资本去打造这么一支部队。而700人的数量,董卓也确实可能同意。那么,如果是这个时候打造的,吕布可能将这支部队交给不熟之人率领吗?

  而如果高顺本就是董卓的部将,那么理应不可能没有任何之前的记载,毕竟李肃之流都有记载的。

  按照这个推测,吕布出长安,一路南征北战或者说东跑西逃,不管再怎么艰难,陷阵营也一直在高顺的手上。以吕布多疑的性格,如果不是自幼相识,恐怕早就找机会夺走了吧?

  另外,在吕布部将郝萌谋反时,吕布因为不知道造反的是谁,于是带着家眷直接跑去了高顺营中。这是《后汉书》记载的。试问,如果不是绝对信任,吕布可能在这种不知道谁背叛了自己的情况下,带着家眷跑到高顺营中吗?

  还有,根据《英雄记》记载,在曹操进攻吕布时,吕布率军去截断曹操的粮道,守城的是谁?陈宫和高顺。陈宫是谋士,高顺掌兵权。这同样代表着吕布对高顺的绝对信任。

  而在《英雄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布从萌反后,更疏顺。这里看起来似乎高顺与郝萌应该是同乡。不过如果联系上下文的话,其意思应该是高顺总是各种进谏吕布,劝其任用忠良。而郝萌很可能就是高顺认为不值得重用的人。所以在郝萌谋反后,吕布才觉得有愧高顺,又不好意思认错,干脆疏远。

  至于让魏续夺高顺兵权之事,我觉得更可能只是为了让魏续混混战功。因为就算陷阵营归入了魏续名下,每每出战,陷阵营还是高顺在统帅。同时就像上面说的,一旦吕布出城什么的,守城的都是陈宫与高顺。

  所以,基于以上推测,我个人觉得吕布和高顺是同乡。同时也如上面所言的那样,因为多了个李彦,这两位只能是李氏徒附了。

  而且如此下来,许多东西也好解释。如果没有主角,李彦就算有子也应该夭折,所以名声不显。李氏归了李肃。吕布和高顺不愿跟李肃,干脆就自己单干。同时,李氏家传的兵法武艺也被两人学走。

  ★唯,诺:

  唯,诺也。----《说文》

  诺,答应声,顺从、同意的意思。

  两者之间,诺更像是好,嗯等比较平常的应答。而唯的话就类似是,遵命等,语气比较强烈的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