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二十四节 伽色尼复兴(2)

伽色尼王巴赫拉姆沙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燕王开出的是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燕王要求通商,这不算什么条件,之前已经答应过了。现在每年宋商都从海路将大量的旁遮普物产带走,留下的是数以百万计的金币,带给他的则是近百万金币的商税。

  短短几年时间,旁遮普的生产力就被激发出来,这里盛产的棉布,甚至能够向大宋进行倾销,毕竟大宋的棉纺织业才发展了不到十年,棉花种植规模跟印度不是一个级别,就好像印度人的丝绸生产,也无法跟宋朝相比一样,而印度人学会桑蚕已经好几百年了。

  不但进口印度棉布,还进口印度原棉和棉纱。山东、上海一带的棉纺织工业方兴未艾,原材料一直很短缺,没有一个极高供应弹性的原材料产地,在棉纺织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成本将会剧增,甚至导向生态崩溃而无法持续。因此印度这个最大的棉花产地,能带给宋朝一个稳定的棉纺织工业发展的环境,印度原棉拥有极高的贸易潜力。

  不过印度棉花是短绒棉,只在最早引种的上海周边种植,山东使用美洲长绒棉,而且山东纺织工匠把麻纺织工业的水力机器引入了棉纺中,这种改造后的机器,可以纺长绒棉,但对短绒棉暂时无法加工。

  所以宋人希望在印度推广长绒棉,带来许多种子,需要伽色尼王支持推广。没有政权的干涉,一个物种的推广速度极其缓慢。

  伽色尼王还需要为燕王特使提供一处官舍作为常驻府邸。燕王特使解释自己的使命是维护跟伽色尼王国的友好同盟关系,确保伽色尼王不会背约。同时负责保护往来伽色尼王国贸易的宋商利益,他将在这里停留五年。

  一开始巴赫拉姆沙还以为这是燕王派来的沙黑纳,契丹人就向被征服的属国派遣这些沙黑纳,负责监督属国按时提供税赋,在伽色尼这里也有。不过沙黑纳什么事情都不管,只要按时纳贡,从不干涉属国统治。最后谈完才知道,燕王有的是钱,根本不从属国收税。只求通商以及取经。

  是的,特使告诉巴赫拉姆沙的,就是燕王派他来印度取经,取的是佛教经卷。巴赫拉姆沙需要提供便利,因为巴赫拉姆沙刚刚攻占的巴特那,就控制着佛教圣地那烂陀寺。被犀那王朝灭亡,并占据了大部分国土的波罗王朝,是最后一个佛教王朝。波罗王朝时期,是那烂陀寺最后的辉煌,此时那烂陀寺还保存完整,或许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不断涌入的突厥民族毁掉。李慢侯希望能将那烂陀寺积累上千年的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抢救出来,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全人类的指挥。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