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032章 英雄的城市

杨庚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在重大的疫情面前,冲锋在前的都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是军人;

  地震来临时,是我们的老师在保护孩子们;

  和平年代里,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在战疫一线的是我们广大的医疗工作人员。

  我们感谢什么,我们要感谢的就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平凡而伟大!

  ⋯⋯

  湖北的疫情比较严重,杨庚所在市的疫情还好,确诊的只有5个,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出门也是要限制的,一家一户每天只能一人出门买菜。

  杨庚所在的单位要求员工在手机里开始签到打卡,杨庚感到现在的科技水平真是发达,通过手机定位,知道手机主人移动的位置来确定主人在哪里,是否去过严重的疫区。

  21世纪里,高科技日新月异,这项功能的开发让广大的工作人员做事很省力,也确实是个好方法。

  当然,杨庚所在的地方是发达地区。

  在杨庚的老家,大山的深处,杨庚的弟弟办事就没有那么方便了。因为各地都要求在家防疫,防止疫情扩大,每个地方的做法完全不一。

  在杨庚所在的家族群里,杨庚的堂弟要出门办事可就是那么不容易,老家没有健康码,必须是村里干部,乡镇干部签字盖章,然后才能进城办事。

  杨庚堂弟在城郊有套房子,在老家乡下有所房子,爹娘在老家,妻子临盆,要从老家到城里,很不方便,路上都是用石头和泥土封路了。

  杨庚在自己建的微信群里问自己的堂弟:“难道路都被石头封死了吗?”

  杨庚堂弟回答:“是的,就是不准车通行,不准不是本村的人过路,现在咱们这里一例都没有,大家也很支持封路啊。”

  “但是,你这情况特殊啊,你得找当地的干部问清情况啊,这怎么办啊,上级肯定会让你回城生孩子啊。”杨庚在微信里对自己的堂弟说道。

  “这个事情,你要早做计划,别等要生了还在山上。”

  “你至少要提前个把星期回城,生孩子也可能提前,各种情况都有。”

  “没有车的话,那就是大麻烦,从山里到城里,起码得走好多个小时的。”

  “别大意,你抓紧时间联系村干部。”

  “生孩子也是大事啊,肯定会被允许回城的。”家族群里的其他成员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

  ······

  一个星期后,杨庚弟弟找到一辆三轮车,然后辗转回到城里,顺利地住进了当地的妇幼医院。

  在杨庚老家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人自发地配合村干部,守住通往村里的必经之路,几个人生一堆火,从早上守到晚上,然后一天换一班。

  值守人员要么发视频,要么发图片在群里,以示对自己家园的坚守。

  说实在的,杨庚觉得这个做法真的很了不起,因为,大家都知道阻断病毒输入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硬隔离。

  虽然方法土了些,但是,作为农村人,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杨庚看着视屏里值守的人,基本上是认得的,看到他们都没有戴口罩,假如有感染的人来村里,和他说几句话,很可能感染,但是,他们那种认真的劲头,确实让远在异乡的杨庚感佩。

  杨庚也在翻看自己的另一个朋友群,很多人都是从外面回到湖北过年,回到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哪里都不能去,只有待在家里。

  说实在的,杨庚过年觉得天天待在家里,也有许多无聊和枯燥,很羡慕那些在乡下过年的朋友。

  17年,杨庚和妻子开着车到湖北各地拜年,穿梭在乡间的机耕路上,出现了城里不堵乡下堵车的奇观。

  19年,由于疫情,大家都待在自己家里闭门不出。

  杨庚的朋友们玩出了花样,在自家的竹林里砍些竹子回家,在农家大院坝子里开始做些荡秋千的小竹亭。

  一个个比葫芦画瓢,把制作竹亭子的视屏放在群里,大家各自在家动手制作竹亭来。

  你发一个视屏的进度,我发一个视屏的进度。

  大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还在锯材料的,有已经快要完工的,也有还处于观摩阶段的。

  在微信群里,看到各自的进展不同,大家有点评的,有做技术指导,有请教的,这是杨庚章这么大,感觉最为特殊的一年。

  当然,这个群里也有在一线值守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在城市的卡口处,拿着额温枪,配合警察做好防护工作,他们发小视频,反复提醒要做好防护,不要轻易出门。

  时代在进步,如果没有高科技,在这场疫情面前,大家可能不知道出于什么状况。

  杨庚看过一篇文章,在很早的时候,欧洲发生了瘟疫,那时节,人们没有任何办法,把感染的人统一赶到一个小岛上,让得瘟疫的人自行治愈。

  也许在那时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也许是一种无奈的办法,也许是一种野蛮的办法,但是,在新的世纪里,这场突如起来的疫情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他超出了人们的认知。

  网上各种认知都有,阴谋论,对疫情的埋怨的,对处置不力的评判,各种论调。

  杨庚觉得自己是一个读过书的人,杨庚不是一个盲目跟风的人。

  但是,自己的认知非常有限,一直希望有一个权威出来发声。

  非常好的是,钟南山院士发声了,他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杨庚听到这句话后,高兴地对家人说道:“武汉的确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钟南山他老人家说得非常的准确!”

  “是啊,武汉是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这个人口密度是很大的,要堵住疫情,必须要居家隔离!这是非常科学的。”杨庚妻子夏樱赞同道。

  “个板马的,我们武汉绝对冇得问题了!有老哥这句就行了!”杨庚老丈人也非常高兴地说道。

  于是,所有的论调都变了,包括很多自媒体比较偏颇的新闻论调。

  这样,一个权威的声音来得非常及时,这时,大家都觉得心里非常踏实!

  杨庚觉得一个中肯的评价,一个赞扬的评价,让更多的人投身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中。

  许多无名英雄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杨庚的表哥开始开着私家车,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接送上下班的医生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