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朝,朝会分为三种,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举行,其性质是百官向皇帝朝贺,属于礼节性的,规模较大,在奉天殿举行。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其性质如同大朝,也在奉天殿,只是朝贺,不讨论政事。
常朝,就是早朝。在奉天门举行,
明朝的早朝可以说凡是所有在京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有上朝的义务,凡是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也必须上朝。所以说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极其壮观的场面,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
杨素前身是明朝或者说有史以来最勤奋的皇帝,一心想要做个中兴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奏折到凌晨1,2点是很常见的,而且最变态的是他还每日早朝必到。
上行下效,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作为大明集团的大老板都起来这么早,下面的职员肯定宁愿睡觉都睡在奉天殿里面。
所以不管是昨晚操劳过度的国家栋梁东林大臣们,还是唉声叹气的以温体仁为首的一众奸党都早在午夜便已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
然后从到凌晨3点一直在刺骨寒风等到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这还不算,官员当然得注重威仪,所以大臣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喜欢搞事情的御史、言官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总而言之上朝就是折腾,但所有大臣都喜欢被折腾,别看个个都不愿意这么早爬起来受罪,但爹妈死了都想要找关系不回家丁忧的官员大有人在,像是张居正都因此被弹劾。
但外面这么冷,大臣们只靠衣服和一身浩然正气肯定是不够御寒的,毕竟就连全都是正人君子组成的东林党也没有几个大佬能养出多浓厚的浩然之气,大明朝在朝的大儒屈指可数。
所以一众大臣心里都有一把火,脑子筹措着激烈的措辞,准备朝皇帝开炮。
站在铜镜前,杨素配合的张开双手任由几名宫女摆弄,帮他换上内务府新送来的龙袍。
他可不是崇祯那个只会节流的皇帝,前世生活于那个物资极为充沛的世界,能做到不浪费都是响应国家号召。
第二世也是天下一流的剑仙,大宋国师,可谓是宠命优渥,他虽说并不奢侈也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但该享受的还是要享受的。
待到宫女有条不紊的帮他收拾好,杨素满意的照了照镜子,虽说只是铜镜,但也能看出几分风采,崇祯倒是给自己留了一身好皮囊。
可惜崇祯本人不爱惜,不过二十四岁居然已经早生华发,杨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理身体,好在他前世虽是剑仙,但养身的手段可不少,身为皇帝手上各种资源都应有尽有,他倒是不太担心英年早逝。
“皇上,时辰到了。文武百官已经在奉天殿门前等候皇上上朝。”王承恩从殿外走进来。
“早膳给朕准备了吗?”杨素骤然转身问道。
“皇上您要用早膳?”王承恩微微吃了一惊,不过立马反应过来“御膳房一直有备好的,奴婢马上让人传来。”
今日的早膳无疑是恢复到了皇家的正常水准,花样虽然不多,都是由各种灵材制作,王承恩无疑是好好费了一般心思了,也不怪乎皇帝会宠信太监,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贴心了。
等到杨素仔仔细细的用过早膳,这才在数十名内侍、宫女的簇拥下走出大殿。
天子撵车早已经在殿外候着,旁边更有一百八十名带刀侍卫,数百名仪仗随侍在旁。
“他们俩来了多久了?”杨素指着跪着殿外的两人问道。
“回禀皇上,王督公和骆指挥使从宫门打开之后便来了,只是怕打扰皇上休息所以一直没有人通报。”王承恩连忙躬身回答。
王之心东厂督公、骆养性锦衣卫指挥使,锦衣卫这是一个不光对内监察皇族、官员、百姓,对外刺探敌情,有不经审查直接缉拿犯人归案的权力,更有自己的军队,还肩负起镇守京城,皇帝侍卫仪仗的重任。
可以说是一个权力巨大的横跨军政两届的怪兽,而且游离于朝廷之外只受皇帝一人掌控,有明一代乃至后世都是可谓是威名赫赫。至于东厂那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皇帝为了监控锦衣卫所建立的,由宦官作为首领的特务机构。
然而今日,这两位跺跺脚,整个大明朝都要抖一抖的两大特务机构首领,此刻皆是战战兢兢的跪在殿前不停磕头,祈求皇上谅解。
杨素微微抬头,带着内侍们走向撵车,直至登上撵车也没有看,两人一眼。
呼啸的北风卷起一阵雪花,正月的京城室外本来就格外寒冷,更何况一众大臣已经在外等候了足足两个时辰,随着午门中间的大门打开,群臣们终于看见皇上的撵车终于姗姗来迟。
一百五十名身着飞鱼法服,佩秀春刀的锦衣校尉,自门外涌出,侍卫在阶前目不斜视威风凛凛。
群臣此刻纷纷低头不敢直视皇上车驾,硕大的奉天殿内寂静无声,无不显示皇上的庄重威严。
等到撵车行至殿前,杨素从撵车中走下来,昂首挺胸的跨步走上奉天殿内金台,此刻乐起,待到杨素御门端坐,便又有太监鸣鞭。
鸿胪寺大声唱道“入班”
左右两班文武大臣走进御道,郑重向杨素跪倒三次叩首口中三呼“万岁!”
杨素高坐金台之上微微抬头目光炯炯俯视群臣,一动不动,微微张口“平身。”
王承恩立刻大声传话“皇上有旨,诸卿平身。”
群臣再叩首“谢皇上”,这才缓缓站起身来,却依旧没人敢抬头正视皇上,否则便是对皇上大不敬。
此刻朝阳东升,划破黑暗。温暖的阳光照在杨素身上,龙袍上绣着的金龙闪闪发光,张牙舞爪似乎想要腾空而出。
杨素看着下面俯首帖耳的大臣们,心中最后一丝悸动终于平静下来,大明朝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