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四,太谷大战王师败绩的消息传到长安。李渊冒着酷暑在太极殿紧急召见四品以上的官员。李承明作为李渊的培养干部第一次位列朝班。
“豳州刺史韦拒送来急报,豳州道的不少郡县都被突厥人攻破。并州道行军总管张瑾损兵折将困守太谷,现在太原城内能战之兵不过两万老弱。说不定这个时候太谷也已经被突厥打破了。诸卿有何良策,但请畅所欲言。”李渊垂头丧气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眼下唯一之策就是请上党总管李世勣引上党之兵北上驰援并州,同时请晋州总管丘行恭引兵北上太谷牵制颉利这样或许可保并州不失。至于豳州之敌只是突厥用来牵制我们兵力的偏师臣下以为那不过是癣疥之疾从长安遣一大将足以御敌。”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道。
“父皇,儿臣以为刘弘基所言不差。儿臣愿亲领一军星夜赶赴太原。”刘弘基话音刚落李世民就接着说道。话一说完朝中大臣纷纷赞同,皇太子李建成也对秦王“为国分忧”之举大加赞赏,并马上向皇帝表示自己愿去豳州道驱逐突厥。
李渊考虑了一会后点点头道:“准。”接着又道:“既然太子去豳州,那后勤粮草就有劳裴监了。”
裴寂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圣命。”
“父皇,儿臣认为为确保长安的安全还应当调燕郡王李艺的天节军、赵郡王李孝恭的江淮军全部赶来长安周边驻防.”李建成接着道。
李渊立刻点头同意。
李承明考虑再三后闪出朝班道:“陛下,孙儿也愿自领一军往并州抵御突厥。恳请皇爷爷恩准。”
“万万不可,陛下,楚王如此年纪便独领一军让突厥小觑我朝无人事小,万一楚王阵前有什么闪失事大啊!”犟脾气萧瑀不等李渊说话就抢先说道。
李渊大笑道:“我李家世代将门,十二三岁便上阵杀敌并不稀奇。再说,削平群雄,争得天下,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金戈铁马陷阵冲杀。朕准了。”说完又道:“封楚王李承明为左卫将军着千牛龙武将军史大奈与楚王一起统骑卒三千入并州。”
“有熟悉突厥战法,骑射无双的史大奈跟在身边楚王这次必定安然无恙,等突厥兵退以后也不知道皇帝又要怎么奖赏李承明。”殿上众人大都是一样的想法。
李承明想去并州的原因是他刚刚听到了李世勣的大名。第一他想见一见这位军神级别的人物,至于自领一军那只是随口一说,皇帝许不许都无所谓。第二是想带自己隽养的那三百多个孤儿出去见见真正的战场厮杀。
七天后李承明带着史大奈父子以及自己的一干下属的和三千骑兵来到并州城外。与先自己一步到的李世民、李绩、丘行恭合兵一处在距离围城突厥约十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
张瑾在几天前因为太谷粮尽又被突厥挡路归不得太原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率部出城往南逃去。幸亏突厥的主要目的是太原没有追杀才避免了再次损兵折将,六神无主的张瑾在南逃的路上遇到了李世勣,于是与李世勣合兵一处回救并州。
颉利围攻并州已有六天,六天来四面合围昼夜攻打,一刻都不停歇。虽说并州城里的唐军只剩下不到两万老弱但并州长史裴秀达(裴秀章的哥哥)却发动城中十四到六十岁之间的男丁全部登上城墙助战。并州是北地重镇,百姓尚武,民风剽悍。再者这些年突厥几乎年年入寇城中百姓恨突厥入骨也怕突厥破城以后妻女财产不保,是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并州城墙高大突厥又没有重型攻城武器,所以六天过去了并州城岿然不动突厥却已死伤惨重。颉利原以为可以轻取并州没想到反而坐困坚城之下此刻气的暴跳如雷。
李承明终于见到了李世勣,唐初将领中不世出之名将,隋唐演义里被神化了的人物。原名徐世绩,字茂公。这位被李渊称为“纯臣”的人物除了个子高大外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出。他与王小胡和苏烈也认识,原来他也给窦建德打过功。
李世民在中军大帐里召集各路大小将领们商议军情。众人七嘴八舌地倒是说个不停,但都被李世民否定了。李承明被刚刚放出监狱戴罪立功的尉迟恭恶狠狠的眼光看的有些害怕。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蝉,不知道是胆怯还是心虚的缘故李承明在大帐呆着越来越难受于是自己悄悄溜了出来。
“大王,您怎么出来啦?”守候在帐外的王七虎问道。
“里面太烦,你去集合卫队,再叫薛仁贵把他的人也集合起来。我们出去转转。”李承明说道。
李承明的卫队一共三百人,是从长安出发时刚刚组建的。除了他原来的十几个护卫以外其他的都是李渊特别下令从左卫府里挑选的,李承明特意将史大奈的儿子史荣要过来给自己当将卫队总管。他卫队分为三队,由王七虎、史汾、史荣各带一队。
不大会工夫,卫队和那三百多孤儿就都已集合完毕。由薛仁贵带领的那三百多孩子兵打着的旗号正是去年李承明让人绣的那面“三百勇士”的大旗。李承明看了看那些孩子兵和他们打着的旗号越看越滑稽。这哪里是三百勇士,分明是三百儿童吗!
李承明在三百卫队和三百少年的拥簇下从西北方向出寨。王七虎先派了十几骑前面探路,然后大队开始沿着紧靠汾河的官道打马向并州西门而去。六百多匹战马,马蹄纷飞,尘烟滚滚,密集的马蹄声就像连绵不绝的鼓点,倒是也有些气势。
因为天气干旱,汾河的水位下降了不少,露出很大一截河床。清澈的河水缓缓流动,时不时地就能看到跃出水面的鱼儿。李承明看了看火辣辣的太阳真想脱了衣服跳到汾河里泡一会。
“大王,前面有几百个突厥兵在河里洗澡。”刚走没多久,前面派出的斥候就回来报告说。
“估计有几百?都在河里吗?”李承明拉了拉马缰绳,让“赤风”停下来仔细问道。
“大概三到四百,大部分在河里,岸上穿衣服拿兵刃的不超过五十个。”斥候答道。
李承明看了看自己的部下们,心里有些犹豫。他原本只是想出来瞎转转,顺便远远地看看突厥人的营寨,如果可能的话在抓几个突厥人的斥候。并没有想过能和大队突厥遭遇,现在要不要打呢?因为天气酷热他的部下也都没有未披盔甲,只穿着单衣万一这是突厥人的诡计就完蛋了。况且他手下真正能战的也不过三百人,那些娃娃兵只能摇旗呐喊不敢指望他们冲锋陷阵。可要是错过这个机会就太可惜了,发愁啊!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拟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这首诗是隋炀帝杨广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写得气度浑厚、堂堂正正,是李承明刚刚学会的。众人听着李承明的吟声,都不觉神情飞动,心中勃勃涌起一种豪壮气慨,只想纵马飞驰,直冲敌阵,大呼决战。于千万人中取单于首级,献至朝阙,名震当代,威扬后世。
“诸位,我想突袭这股洗澡消暑突厥兵,你们怎么看?”李承明吟完诗对着身边的几个主要手下说道。
不知道是不是听了李承明刚才吟的那首诗的缘故众人都是一脸兴奋地请求李承明赶快下令攻击。
李承明考虑了一下后开始分配任务。他命令王七虎带一百人对付岸上那五十多个负责警戒的,史汾和史荣带两百人用弓箭射杀河里洗澡消暑的,薛仁贵带那些娃娃兵负责抢突厥人的战马。
“抢一匹马赏钱三吊。射杀一个突厥兵赏十吊。不用枭首报功,你们说杀了几个我就赏你们多少。慌报军功的斩立决。战斗要快一柱香以后必须马上返回,现在出发。”安排完任务后李承明说到。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河里洗澡的突厥人越来越清晰了。李承明的心控制不住的砰砰狂跳,几乎就要跳出胸膛,下唇上已经被他咬出一道口子,一小股鲜血带着腥味流了出来。
马蹄声早已惊动了岸上警戒的突厥人,报警的号角立刻响起来。一张张强弓拉了起来,只待唐军进入射程便给他迎头一击!
两百步的时候王七虎带着的那队人打马加速,一百五十步的时候集体张弓搭箭和突厥人对射。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大唐雄兵,左卫府里的精锐。骑射之技仅次于李世民的玄甲军。仅仅付出三人中箭落马的代价他们就已经冲到了突厥人的眼前。拔出腰刀和他们对砍起来。
河里的突厥人正涉着齐腰深的河水吃力地向岸边跑着。
杨不悔飞快地从马上跳下来,深吸了一口气弯弓搭箭向最靠近岸边的人射去。李承明很是郁闷,看来这个杨不悔只会站在地上射箭。
片刻工夫那些负责警戒和看马的突厥人就被砍杀殆尽,王七虎也带着他的部下和史汾、史荣一起沿着河岸打马飞奔,对着河里的突厥人不停地放箭。
不好意思,今天和朋友出去办事,更新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