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二百六十章、来吧,大官人

对于李逵叫自己恩公这事儿,西门庆很快便从李逵的叙述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李逵是家中独子,早年没了爹,所以家中就他和他母亲母子二人过活。

  李逵从小就“骨骼惊奇”,饭量大的惊人。

  因此,他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拉扯大,着实是含辛茹苦。

  长年的劳累,年不过五十,身体状态就不怎么好了,如果不熟悉的人看了,就宛如一年过六旬的老太。

  特别是一双眼睛,如今已经看不清东西了。

  年前腊月里,本来就破败的房子破了顶,寒风倒灌进屋,这么一吹,就病倒了。

  傻大黑粗的李逵,在村里虽然不受欺负,却并不讨喜。

  倒不是因为他反过来欺负别人,而是,从小吃饱的时候不多,一到饭点儿,嗅到谁家有饭香飘过,总会“特意”登门拜访,半赖半蹭,拿一些自己吃了,当然也不忘给老娘带些。

  尽管只是些窝头,糙米,不值钱,可村里的人,谁家都不富裕。

  久而久之,他老娘多年积攒的人情,也都消耗光了。

  因此,这些年,村里的街坊邻居,每到饭点儿,就会将家门紧闭,防賊一样防着李逵。

  几口饭都这么防着,那借钱买药,更不大可能了~何况,谁家也没几个余钱。

  重点是,李逵这家伙,虽然性子直爽,为人爽利,心底也还善良,但绝不是个还钱爽快的主~

  最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却生着一副孝心的李逵,就生出了偷抢的心思。

  不管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背景之下,如果不是被逼到绝路,没人愿意违法乱纪,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

  就在李逵看着老娘病情日渐加重,终于决定将心中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时,从城里回家过年的邻居家的儿子给他带了个一个好消息,让他看到了希望的同时,也打消了杀人越货,投身盗匪的念头。

  邻居带来的消息很简单,沂水县城,开了个济世堂,这个济世堂,专门给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穷人看病佘药,做的都是悬壶济世,普度众生的好事。

  最后,在热心邻居的带领下,李逵一路背着老母来到城中,找到西门济世堂,简单的签字画押之后,人家果然给他母亲看病拿药了。

  说实话,不管是他,还是他那善良朴实的老母亲,起初一听邻居那消息,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里傻气的商人?

  无商不奸,这寥寥四字,在历朝历代祖祖辈辈心头,似乎成了真理,在世人眼中,这四个字完美贴切的总结了绝大多数商人的本质。

  不过,仔细想想,邻居没必要拿这种事开玩笑。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