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魏军赶到兴山战场附近的消息后,廖化立即调整了计划。
关平接管东岸大营防务,同时,负责通知并接应陈邵撤军。
在卫兵的保护下,廖化亲自退回第一道防线,指挥守兵加固防线,做好警戒与防范。
廖化相信,尽管他拒绝了孟达的提议,但是,那位投机者必然无法挡住立功的诱惑。魏军必然会偷袭汉军的粮草大营。
在廖化的计划中,汉军迟早会撤军,他需要向魏军释放出一种无力北上的信号。
尽管汉军此刻面临被魏军和江东军同时夹击的风险,但是,此时的汉军刚刚取胜,贸然撤军不合常理,还会引起敌人的警觉。
等到魏军成功偷袭汉军粮草大营,焚烧了全部军粮,廖化再下令撤军,才会表现的更自然。
由于汉军存粮充足,廖化提前做好了准备,到时候,汉军的撤兵行动也会有秩序进行。
不惜用粮草大营当作诱饵,廖化的目的,是为了让魏军误以为解决了熊山方面的汉军威胁,并不代表,汉军为了诱敌,需要把部队真的置身于死地中。
和汉军的粮草大营相比,更让廖化觉得惋惜的,是汉军在东岸的经营与布置。
一旦下令撤军,两道防线,一道浮桥,再加上东岸大营,将会全部丢弃。
整修一条注定会放弃的防线,将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然而,这些事情,却不得不做。
浮桥是汉军目前的唯一退路,不容有失。
汉军修筑浮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上庸郡的粮车顺利通行。
从浮桥设计的开始,汉军就没有想过要依托浮桥作战,所以,浮桥附近没有设置防御设施。
当然,这也并不是廖化大意。
汉军的第一道防线,距离浮桥很近,一旦浮桥出现意外,守卫防线的将士们会立即出击,反击敌军。
想保住浮桥,就得先保住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一旦失守,魏军必然会破坏浮桥,那时候,北有魏军,南靠兴山城,汉军会陷入绝境。
失去了浮桥,汉军数千人的大军,可以利用的逃生工具,只剩下两艘快艇。
别说仅仅是艨艟,就算运载力较大的斗舰,同样无法快速完成汉军兵力的运输。
使用快艇调兵,汉军注定无法在短时间内撤回西岸。
河道视野开阔,无论怎样隐藏与掩饰,敌人都会发现汉军的兵力调动。
撤军之时,一旦遭遇某一支敌军的追击,汉军就会立即陷入被动,即使没有马上崩溃,也会因为遭受牵制,出现大量伤亡。
放弃向西撤离,退入东部熊山,那更是一条死路。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