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十五年冬,新疆阿拉山口。
腊月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转运站外凛烈的北风夹着雪砬子,扑得人脸上生疼;地上枯黄的蓬草都往南倒伏着,就连天上偶尔飞过的寒鸦,也仿佛被这森冷的天气压迫得不敢出声,扇动着漆黑的翅膀,极快的朝东边的艾比湖投去。
阿拉山口位于雅玛图的东北角,介乎于西部的阿拉套山和东北部的巴尔鲁克山之间。山口宽约40里,长180余里,西接阿拉湖,东连艾比湖。古往今来两千余年,阿拉山口一直都是联通新疆与中亚的交通要道,是伊犁至塔城的必经之路。
在后世,稍微了解新疆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因为它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现在的阿拉山口虽然热闹,却还远不能同后世相比。
中华军占领全疆之后,立刻放弃了满清时期狭隘的贸易政策,采取了“全面开放”政策,短短的几年间边界贸易形势大涨。为了不使得国家税收流失,在新疆边线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批关口、哨卡的建立,阿拉山口收税站就是其中之一。
伴随着收税站成立的还有筑路哨所和物资转运站,这俩单位山口内外各建的有一个。口外的不说,口内的筑路哨所和物资转运站分的很开。筑路哨所是靠近山口建的,同收税站挨得很近,而物资转运站则在艾比湖最西头。
作为一个标准的二级军事中转站,东山口站规模还是相当大的,所有建筑全是石料搅和着水泥砌成的,小号的炮弹都不见得打得动,周遍还围着一道一丈七尺高的围墙。那围墙也有一丈厚实,顶部有三尺宽,完全可以站人。全站上下百十号人,人手一支火枪,还配有两门前膛铁炮,虽然是部队淘换下来的,可威力也不能小瞧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阵阵狂风刮去残雪扫打在脸上,就像是一把把割肉的刀子,可是军法如山,轮到你站岗了,虽也接不下。
武德凯今年二十五岁,参军还不到两年,伊犁城边上长大的,汉人,祖籍湖南。祖上也是官宦人家,犯了事,被流放千里从军到了伊犁。到了他这一辈,已经四十个年头了。
武家算是书香门第,虽然已经落魄了可武德凯这些后辈打小起还是受过比较好的教育的,不过在这地方识不识字也没什么区别。在伊犁像武德凯这样的还有不少,却也不会太多,毕竟满清灭亡前完全控制新疆才三十年。就好比他妻子那一家,也是祖辈上犯了事充军到这的。
在webnovel.com支援您喜歡的作者與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