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回了罗淙和肖江魏的奏疏:不准!
这事朕要是真答应了,百官如何看待朕?
他俩人的确是欠了岳飞人情,但做的事,却是对朕有利的,是真心在为朕办事,一码归一码。
身为皇帝,这么简单的权衡之理都不懂,如何掌控整个大宋?
这要是准了,以后官员们做事就畏首畏尾了,担心这个,害怕那个。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的处理结果,对岳飞更有帮助,毕竟,有人已经盯上岳飞了。
不过,这件事肯定不会因为皇帝不准,就结束。
罗淙和肖江魏心中有愧,再任职下去,怕是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喝不进水了。
果然,第二天,吏部尚书李若水提出了这件事。
如此看来,罗淙和肖江魏的请辞态度之坚决。
皇帝道:“不准!他二人秉公执法,不仅无过,反而有功,当赏才是!”
“陛下,他二人在信书中态度坚决,恐怕留不住。”
“朕已经回信给他们,朕希望他们留下来。”
群臣高呼:“陛下圣明!”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最基础的能力,是判断皇帝的真实意思。
那些拿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全部当真的人,基本上是不适合待在权力中枢的。
就像李若水自己也说了:皇帝希望他们留下,可能并非真正希望他们留下,仅仅是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已,鼓励官员们无所畏惧,但从私心层面来说,皇帝是希望惩罚他二人的。
他二人若是坚决请辞,皇帝对他二人只会生好感,不会有半分厌恶。
这些政治上的潜规则,不可说,但高手都这样做了。
接下来,罗淙和肖江魏不断向朝廷书信,表达自己请辞的决心。
最终,皇帝才迫不得已在吏部的奏疏上签了字,盖了印。
由皇城司和政事堂各自重新安排官员上任。
而江陵府的罪魁祸首贺远山,今日,则在五朝门外被腰斩!
至此,因旱灾而引起的风波,也暂缓下去。
江陵府原有的势力彻底被打碎。
虽然政局斗争暂告一段落,但因为今年大旱,导致的半个荆湖路良田荒废,水池干涸。
作为江南最大的粮仓,以往都是向别处输送粮食,但今年,却需要其他地方来供给。
这个影响,才刚刚开始。
徐处仁不无担忧的说,今年需要从交州运回更多的粮食,并且,朝廷要做好粮食紧缩的准备。
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萦绕在人的心头,在东京城的街头,有人讨论说今年荆湖路有太多灾民,饿死了不少人,需要大量的粮食做供给,这意味着粮价会有所增长。
在webnovel.com支援您喜歡的作者與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