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绂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是文会试的副主考,不是武会试的。
这些愤怒的举子,即便冲进了李宅大门,也没有李家仆人们担心的事情发生。
是啊,这些人尊奉孔孟之道,秉承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则,并没有人敢随意动手。
但是一句句谩骂,一句句诛心之言,却是入了李绂耳中。
李绂站在屋檐下的台阶上,沉着脸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平静地看着因众人的推搡倒地的大门。
这会儿功夫,顺天府的差役已经到了。
为首的捕快,看见李绂身上的补服,小跑着上前行礼……
*
畅春园内,清溪书屋。
康熙坐在炕上,看着理藩院送来西蒙古各部请求赈济的折子,眉头紧锁。
这两年,西北连年大旱,大批的牲畜死亡,不仅牧民饿肚子,就是有爵位的蒙古贵族,也有不少日子过得窘迫。
西蒙古连着回疆蒙古,必须得安抚。可是蒙古人就是狼,喂不饱要咬人,喂饱了也不安分,康熙怎么乐意填这个无底洞。
再说,自打康熙五十二年以后,各地减免赋税,朝廷也不宽裕。
康熙揉了揉额头,吩咐魏珠,道:“使人将这折子送到户部四阿哥处。”
魏珠俯身接了折子,应声下去,才退到门口,便听到有人道:“皇上,诚亲王与雍亲王求见!”
“宣!”康熙在屋子里听见,扬声道。
这两位手中捧着厚厚的文书,先后进门。
“磨堪完了?”康熙待他们行过礼,扫了眼他们拿进来的文书,开口问道。
“是,皇阿玛,三月初六起,至昨日下午,今科中试之一百七十三人,接磨堪完毕。其中十二人文章俱劣,这十二应试举人的原卷在此,还请皇阿玛定夺。”三阿哥俯身回着,将拿来的答卷也双手奉上。
康熙点点头,道:“呈上!”
三阿哥上前几步,将手中的答卷送到康熙手边的桌子上。
不管这文章内容如何,单说这歪瓜裂枣的字体,就引得康熙皱眉。他拾起其中一卷,从头看了,虽无犯忌之处,但是实算不得好。
他放下这卷子,随意又拾起两篇,没有什么毛病,八股做得平平,丝毫不出彩。他再翻翻下边的,还有几篇笔迹算是清晰,字体也能入目的,文章做得也将可。
“就查出这些,没有其他问题?”康熙撂下卷子,问道。
“回皇阿玛的话,按照规矩,每房两名房官,需二人共同阅卷,商定取舍。这些磨堪中,儿臣等发现数卷只有一人印记的,不知是一人独阅,还是二人同阅。”三阿哥躬身回道。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