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铭在邵雍道出自己现实的身份后,就知道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宋代大儒,也是穿越时空而来的人了。
这么一想之后,雍铭反倒是心里踏实了。
他看向黄寒涵,就是在对她之前的推测,给予了充分的认定,也同时给了她一个心理上的暗示。
随后,雍铭就对邵雍报以了微笑,说道:“先生,如此处置涉案情报,是将诸多的方面都考虑进去了。
如此做法,对于‘雍王卫’而言,等于是剔除了不必要的猜疑。
各部分人员互不知晓所做之事,虽会造成不便,但却是会降低出现串联问题的可能,避免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被动局面,实是高明之举。
先生,深谋远虑,非我所能匹及的,晚辈受教了。”
邵雍闻听此言,看着雍铭,不禁是相视一笑。
随后,雍铭就展开手中的宣纸,开始查看着已经基本核实了情况,关于西夏国组织谋划的,此次阴谋行动的实施方案。
而坐在邵雍对面的谢流云见状,就很是能抓住时机的向邵雍讨教起关于“时间”的认知话题。
邵雍对此问题,就深入浅出的为谢流云做了阐述。
最后,邵雍为此专门进屋去拿了笔墨纸砚出来,在纸上书写了一首诗赠予了谢流云,嘱其好好揣摩,必会有所收获。
这首诗的内容为,“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识天根不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识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谢流云接过邵雍给自己写就的诗作之后,就认真的研读起来。
这个时候的黄寒涵,就直接针对十首“梅花诗”的问题,向邵雍请教着。
邵雍在知道黄寒涵是对自己的“梅花诗”感兴趣时,不禁是有些吃惊的。
他的这个神情并没有对黄寒涵进行遮掩,很是光明磊落的。
黄寒涵倒是对邵雍的这个表现是有准备的,并没有专门就此进行询问。
而是在与邵雍讨论到“梅花诗”为何会对后世的社会变革与发展,有着如此精准预测的关键时刻,突然问邵雍道:“先生,来到这个时代,您就没想着要走吗?”
邵雍听了黄寒涵的这个问题,不假思索的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洛阳虽不若汴梁繁华如锦,但占了雅静脱俗之优。
此间事情处理完,鄙人也就不想去它地别处了。这茅屋虽破,却是难得的一个‘安乐窝’,住于其中,也是逍遥自在,惬意悠然。”
听了邵雍的话,黄寒涵不禁笑问道:“那先生可能知道我们会在这里待多久呢?”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