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海岸线大学,冬眠项目实验室。
此时此刻,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大群记者各种面孔,男男女女守候在此,都是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记者。
现在整个大学都在关注生命科学学院,大家都在热议今天的话题便是张欣莲女士的复苏实验,今天无疑是具备历史意义的一天。
三天的时间传播,张欣莲女士已经在全世界彻底的出名了,她的名字已经登上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报纸或文章中,甚至已经有媒体把她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冷冻冬眠唤醒者”。
蹲在现场的记者们恨不得进入实验室内部去,可惜,他们只能止步于生命科学科学院,实验室是无法进去了。
……
“我要求的,把操作手册倒背如流,尤其是紧急手册,并且严格按照手册进行操作。这一次不再是细胞、动物体,而是真正的人体,而杨女士可是在生前选择冬眠,在此之前即便她患有绝症,也依然能继续生活一年,所以,我想不需要再过多赘述了。”
实验室里,奥伦·德雷克对着他的团队成员们反复强调,“复苏”实验团队成员总共7人,加上奥伦·德雷克教授也就是8个人,其中只有两个是外国面孔。
团队成员里的年轻华夏人无疑给德雷克教授很大的改观,都说华夏人实验不行,但他们都很优秀。
“OK……都过来,我们重新梳理一遍接下来的唤醒操作以及各自负责的环节顺序。”德雷克教授旋即把众人召集围在一起,调出全息操作面板。
教授很淡定,但内心依然振奋不已,不仅仅是二十多年的夙愿就要实现了,一旦对杨女士的唤醒复苏成功了意味着人类终于达到了低温医学领域的终极目标——低温冻存。
而德雷克教授无疑成为了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不仅如此,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板上钉钉的了,当然这份奖项肯定不是他独享,而是会与叶华共同分享这份荣誉。
那将意味着,叶华可能在今年同时拿下物理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必然会创造诺奖历史。
实际上,诺奖机构现在也派人盯着这次实验消息的结果。
说句实话,有些人得诺奖是得奖者的荣幸,而把诺奖发给叶华绝对是诺奖的荣幸,诺奖机构恨不得给他发个大满贯,因为,一般能够连续拿诺奖的人,已经不在乎了,何况叶华还是当代世界首富。
Apoie seus autores e tradutores favoritos em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