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宪看完信“啪”地一声把信拍在了炕几上,气哼哼地对在屋里给她收拾亵衣的情客道:“我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甘州那边正打着仗,嘉峪关和榆林关的将士枕戈待旦,生怕鞑子打了进来,他却想着怎样为难赵啸?难道福建那边的倭寇都清剿干净了不成?他有空想这些,还不如想着怎么把国库填一填。今年的军饷肯定又要泡汤了。”
重阳节过后就会起秋风了,这时候的风吹在身上就有了寒意。冬衣要拿出来了。她们这些日子都在重新整理箱笼,布置屋里的陈设,清点日常的什物。
情客想到那个还垂手恭立在外面屋檐下吹着风的小内侍,不由笑道:“郡主又不在宫里,怎么知道皇上没有办正经事呢?说不定皇上正是因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才会这样大费周折地给您写信呢。您就别总是指责皇上了。我听戏的时候,看那些演皇上的都自称自己为‘孤王’,可见皇上也是很孤单的。”
姜宪叹气。
她对赵翌,还是太严厉了些。
姜宪再回信,语气就柔和了很多。
就在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有人要告邵瑞,大理寺不愿意接状纸,让他回当地的县府递讼状,结果那人一头碰死在了大理寺门前的石鼓上。
这是只有在乱世才会发生的事,在史书上才会看到的事。
朝野一片哗然。
赵翌震怒,没等到下朝,就把大理寺丞拖到了殿外杖责了二十大板,打得大理寺丞进气少出气多不说,也让那些文臣感觉像在大街上被扒了衣服一样,斯文扫地。
汪几道和熊正佩下朝后很罕见地一同奔向御书房,跪在赵翌面前异口同声地劝慰赵翌,让赵翌不可再这样羞辱朝臣,却被赵翌冷笑着拒绝:“他坏我大赵王朝,你们还让我容忍,那朕还做这皇帝做什么?”
俩人无功而返。
有官吏怂恿着言官上书。
都察院却诡异地保持了沉默。
这件事最终以大理寺丞不堪受辱,自缢身亡,还被不解恨的赵翌夺官抄没家产结束。
姜宪听了沉沉地透了口气。
现在的都察院是以左以明为都察御史,他不做声,他属下的那些言官哪敢弹劾赵翌?
这也说明了左以明的御下能力。
要知道,不管哪个衙门都是有几个刺头的。
前世,左以明留给姜宪的印象就是擅长审时度势。
如今看来,她并没有看错人。
这样的人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堂官,却是个好的家长,能庇护家族免于乱世流离。
在这个时候,结这样一门亲事也是不错的。
姜宪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李谦。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