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昌,如松,你们几个别走那么快,等着我啊!”后面传来一个人的叫喊声。
运昌对如松说:“王公明来了,咱等等他吧!”
他们几个停下了脚步,很快,一个十三四岁、浓眉大眼的男孩跑了过来,他就是王公明,王喜的二儿子。
四个男孩说笑着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原来那条甬路上凹凸不平的方砖已经换成了整齐划一的青石,东边的空地上也增添了五间高大的砖瓦房。
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河滨小学堂来上学,到目前已经将近一百人,教员的人数也达到了十人。
由于学堂里大多数学生的家庭都比较殷实,看到学堂的先生们都尽心尽力教育学生,自家的子女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家人都很满意。
三年前的一天上午,东方自强和吴翔一块到圣寿寺来送孩子上学,在水来的邀请下,他们就到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那些破旧的房屋,东方自强就想出资把它们修缮一下。当他对吴翔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跟吴翔两个人是不谋而合。
最后,他俩就找到杜一鸣说了他们的想法,杜一鸣当然很高兴,他告诉自强他们俩,之前就有一位家长说要修缮房舍,后来却没有了下文。
“哪儿能这样啊?一个人得言而有信啊!要是我说了这样的话,就一定得照办!”吴翔有些不满地说。
“或许是他说了没多久,手里的钱又不太凑手了!”杜一鸣说。
自强说:“一鸣哥,你看这样中不中?你定一个日子,把学生的家长都请来,你领着俺这些人看看校舍,然后再坐到一起说说修缮房屋的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我跟吴翔一定带好头!”
“自强的这个主意真不错啊,”杜一鸣笑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是家长都能捐一些钱,就不光是修缮房舍的事了。这几年我就想给学生盖几间房子,远路的孩子能住下,再有两间做图书室,能让学生在里头看书。我跟关先生也说了好几回,他总是说县里没钱,能把这些人的薪水按月发下来就不错了!”
自强说:“一鸣哥,你就定一个时间吧,到时候让孩子回去说一声,我跟吴翔哥一定老早就来了。”
“有你们二位兄弟帮忙,我相信这件事就一定能办好!”杜一鸣高兴地说。
自强和吴翔走后,杜一鸣利用课间的短暂时间给全体教员开了一个会,跟他们讲了想请学生家长捐资助学的事情,教员们都表示赞同,然后他们把家长会的时间定在了三天后的周末。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