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良心,反驳和吐槽顾骜的那些人,出发点也都是好的的,充其量只是看不透科技史的迷雾。
这里面没有谁是坏人,顾骜应付的时候也就基本上保持了对事不对人的良好心态。
真要是改变不了什么,他也不会在意,反正本来就是历史嘛。
这样恬淡的好心态,反而为他的某些咨询意见,博取了更多通往上层的曝光率。
“科研是把金钱转化为知识的过程,产业创新是把知识重新转化为更多的金钱的过程。国家基础科研的归国家基础科研,产业界的落地归产业界的落地。产学研一体结合……”
诸如这一类十几年后稍微高瞻远瞩一点的科技领域统筹者都能说出来的通俗道理,传到了首长的耳朵里,自然会促成一些细节的重审。
“对事不对人,小顾同志这几句话还是精辟的。”
“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要分清楚,尤其是应用技术的研究,要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美国人在制定‘星球大战计划’的时候,着重回避的问题,我们也要慎重。”
这些变化,笼统地说,外行看官或许莫名其妙,那就随便举个例子好了。
比如,历史上的八六三计划里,大多数生物、航天、海洋之类的硬科技投入,规划都是很好的,也确实是不以时间和国际环境为转移,只要投入,永远都有用的——
后来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以及载人航天方面取得了那么多成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都是受当年的集中投入、高效投入所赐
但是,关于“信息技术”领域一些专攻投入方向,就不太看得穿历史的迷雾了——这一领域的其中一个最后确认的攻坚方向,是计算机操作系统。
对操作系统的很多研发,不能说都一概而论,至少为了“银河II”等巨型机配套系统,乃至为大型机配系统,那都是很有攻坚价值的,隔行如隔山,顾骜绝对不会多说半句。
不过……小型机以下该怎么干,历史已经给过顾骜答案了。他前世也算是这个领域的圈内人,常识还是有的。微软苹果IBM,已经踩出各种路了,优劣也一眼而明。
至少这个细分方向下的细分方向,能不浪费就不浪费吧。
又是一番博弈,几乎忙到了京城3月份开会开完的时候。
……
顾骜在京城待了足足两周,也跟各种不方便透露身份的人见了好多次。
他原本打算月初就去香江、坐镇香积电亲自督导的计划,也不得不做些调整,改为依然靠张仲谋在一线协调,他本人只能在京城电话遥控。
这天,已经是3月下旬了。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