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思虑许久,终于定下决心,道:“昔年武王伐纣,若不胜则灭矣。今日之事亦是如此,若取中策,则无非是延缓二十年灭国之虞。墨家势力日成,恐难内乱,不可寄希望于墨家犯错。”
话是这么说,可做起来却还有很大的困难。
现在秦国可以集结兵力,沿着丹水而下,经商地猛攻丹阳。
这样可以紧挨着大后方,粮草运输方便,也可以集结更多的兵力。
但这么做的前提,得先会盟,解决西河的争端,使得周天子出面,以维护尊卑礼法的大义,让魏韩赵一同出兵才行。
若不然秦国在丹阳和墨家作战,三晋却出兵夺回西河,那秦国所做的一切可真是为他人做嫁衣了。魏韩不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
泗上,彭城。
宴会厅内,墨家高层和被俘的楚国贵族们济济一堂,上有酒宴,下无乐舞。
众人跪坐于地,分餐而食,唯一案几。
楚王良夫面无颜色,却也不惧怕,只是闷闷饮酒,旁边贵族也多沉闷。
适于上首,推盏遥致,慢啜一口,悠然道:“廿余年前,我曾赴郢,那时子墨子尚在,你才襁褓之中。”
他这句话让被俘的楚国君臣有些不满,听起来仿佛是一种站在长辈的角度和小辈聊天的语气。
可他偏偏有这个资格。
上一代的人基本老的老死的死,这天下实在没有几个了。
魏斯、赵籍、韩虔、熊疑、墨子、禽滑厘……这些年老去了许多人,二十余年前偏偏适的确去过郢都,也的的确确和楚王曾面谈过。
可这话里,让楚人隐隐听出了一丝讽刺。
楚国左尹哼声道:“此为国宴,非是乡饮。乡人无礼,故以齿尊;贵人有礼,分以君臣。昔年燕侯相送齐桓,齐桓以非天子国君不出境为由,送五城与燕……”
只有不知道礼数的乡野贱民才会用年龄来选择尊重与否,而真正有礼数的贵族讲究的是血统。
适懒得反驳对方的话,笑着摇摇头转而说道:“昔年列御寇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说是昔者孔仲尼游泰山时,遇到九十多岁的荣启期。老人非常快乐地‘鼓琴而歌’。”
“仲尼就问道:‘先生为何如此快乐’?”
“老人回答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啊!天生万物,以人为最尊贵,我有幸生为人,是第一快乐之事;人又分为男女,男尊女卑,而我有幸生为男人,是第二乐事;有的人一生出来还在襁褓之中就夭折了,而我都活九十多了,这是第三件快乐之事啊。”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