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东战场上,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前线打得最火热的时候,奥斯曼后方出了乱子。
亚美尼亚人造反了、希腊人造反了、斯拉夫人造反了,就连库尔德人也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没有造反,那是没人去策动他们。要不然奥斯曼国内造反的民族,还要增加一大帮子。
前面的几波民族起义,都是反土同盟的功劳。谁都知道奥斯曼帝国要凉了,再不跳槽就晚了。
上层社会要找出路,自然要纳投名状了。这个时候不采取行动证明自己的立场,未来如何保障自己的地位呢?
如果反土同盟这个时候大开方便之门,估计奥斯曼政府内部都会有人跳槽。
毫无疑问,内乱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和以往的民族独立运动不一样,这一次起义军是武器的,奥地利飞艇向起义部队空投了武器弹药。
多民族国家的后遗症爆发了,虽然造反的人只是少数,可是这个时候被捅了一刀,还是导致苏丹政府对国内的少数民族丧失了信任。
受叛乱影响,奥斯曼帝国集赞的民族矛盾也被激化了。
苏丹政府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民心士气,直接丧了一半,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锐减。
先是奥地利军队攻占了克尔谢希尔,接着俄国人也攻克了奥斯曼哲克,眼瞅着两国就要在克孜勒河上会事了。
一旦这一作战计划完成,奥斯曼帝国就被反土同盟从中间一分为二,首尾不能相顾。
尤其是西部的精华地带,完全陷入了反土同盟包围中,无法获得外界的任何援助。
放弃西部是不可能的,首都安卡拉都在克孜勒河以西。
况且,奥地利军队已经进入了两河流域,奥斯曼东部的领土同样不安全。
小亚细亚半岛狭长的领土,给反土同盟创造了有利条件,联军可以从中间一点切入,将奥斯曼帝国一分为二。
“克孜勒河会师”只是备选计划之一,两河流域同样可以会事。可惜高加索地区多山,俄国人还在大高加索山脉和奥斯曼人玩儿山地战。
迫于局势紧张,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
主力部队收缩了回去,防御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地方民兵手中,民兵部队的指挥官不是政府任命的军官,而是宗教领袖……
涉及到了信仰,战斗力总是爆棚的。虽然比不上正规军,奥斯曼民兵的战斗力还是震惊了反土同盟。
君士坦丁堡,联军指挥部总司令官阿尔布雷希正在大发雷霆:“普布利乌斯元帅,你们是来度假的,还是打仗的?”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