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二章 多线开战

  金灿灿的阳光斜照海面,如同在碧色的波涛中铺就了一条金色的地毯。清凉的海风透过开着的小窗吹过,时而几只海鸟飞掠……

  如此风光自当神清气爽、心乐人欢,可舱中的数十人却毫无一丝的笑脸,当中静坐的两名中年男子铁青的脸色中尚有一层灰败,明显是病愈不久之人。

  “啪啪”,两声清脆的抠门声后,一名壮汉推门走了进来,此人身高七尺有余,胸间宽厚,膀背重实,精神十满。逆鬓落腮的须子,形似钢针,好似铁线,一对大耳衬得长相很是凶恶。

  这壮汉就是柴坤,进了船舱变“哈哈”大笑起来,“两位老哥,看来你们的气运确是沾上了霉星,这乾隆老儿的旨意来的还真不是时候。”说着将攥在手中的一卷明黄卷轴递了上去。

  一直处于非暴力不合作状态的文坛和周青竹,听到“乾隆老儿的旨意”一句登时来了精神,不理会柴坤的调侃,也不再训斥他的大不敬,急忙上前抓过了圣旨。

  文坛毕竟是沙场悍将,虽然大病刚愈可身手还是要远胜过周青竹的,当前一步接过了圣旨。

  这圣旨可不是常人可以看得到的,柴坤抓到那传旨的侍卫后可是稀罕了好一阵子,他叫上了夏雄飞又命人找来了王权、柳风,四个人翻来覆去的……

  这玩意真假还要辩上一辩,柴坤他们是没人懂,但传旨的大内侍卫就在营中押着,他们自然知道这是真的。可文坛、周青竹二人虽是激动万分,却还是要仔细的查看一番,纵然他俩知道义军完全没必要做个假的来骗他们。

  圣旨作为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文坛是正三品的参将,周青竹则是从四品的知府,若真是乾隆下的旨意那就应该是贴金轴。因为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这圣旨的面底自然是彩缎(五品以下官员所受圣旨为白面)。提花锦缎,这圣旨采用的布料,是“江宁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

  。

  诏书均为一尺宽,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

  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

  “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不是诏曰)任使需才称职志在官之美……………勅命于戏肇显扬之盛事国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弥劢制曰奉职无愆懋著勤劳之绩致身有自宜酬鞠育之恩尔………………钦命文坛、周青竹二人……力求创功以尚吾天颜,钦此。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哈哈哈,哈哈哈”,只见周青竹看过圣旨后痛哭流涕,当即跪倒在地面朝京师方向叩首不以。而文坛也是一脸的惨淡,“讽议朝廷,罪应如此,罪应如此啊…………”

  靠边站的柴坤确是一直呵呵笑,这时看到二人如此,更是乐不可支,“这是老天爷的意思,你二人没再为乾隆老儿卖命命了,我看吗,还是趁早归顺了我家将军为好……”

  “滚,滚”,周青竹打断了柴坤,颤声说道:“你给我,给我滚……咳咳,咳咳咳。”

  柴坤也没啥反感的意思,笑嘻嘻的走上前去,将周青竹紧紧地抓在手中的那道圣旨拽了回来,“这玩意可是个稀罕物,可不能落你这,我家将军还没瞧过嘞!”说着往怀中一踹,拍拍屁股走人了。至于文周二人是否会因惭愧而怎么怎么着,他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看到这,就要说一说这二人是如何落到柴坤的手里的。话啊还要从七天前说起。

  大泽山一战,梁明大破伍什布所部。清军三千人马一败再败,直到退守平度州伍什布手下尚不足九百兵丁。

  梁明率军大大方方的驻扎在距平度不足二十里的郭家寨,几番做出攻城的架势,可到了临门一脚总是打偏。伍什布几经吓唬后也会过了神来,梁明总共才千余人马,要打下平度州谈何容易。当然前提是登州的援军未到。

  伍什布稍事安心就急忙想舒赫德求救,他现在就是在赶时间,只要清军援军赶在梁明的后援前头,平度州就不会丢在他的手里。

  梁明现在确实打不下平度州,不但打不下他连自保的能力都欠缺。历经三战,十具轰天炮不仅弹药已尽,本身也到了报废的边缘。之所以还留在营中,也仅仅是为了安定军心。到了现在的份上,梁明死乞白赖的赖在平度州,唯一的打算就是尽量吸引清兵的援军。

  平度州位于莱州府中部,向北是掖县、潍、昌邑三县,向南便是胶州、即墨、高密,只要梁明将清军有数的援军吸引至平度,那就等于讲原先的南北两线防御合为中路一线防御。如此一来就可将原先布置在莱阳、丁字河的两支船队解放出来,让原本军力紧张的鲁东…………

  甚至还可以再次攻入胶州,那里的好东西还有不少哩。前次王权在头营子全歼了登州南浔水师,收获固然丰盛,但因时间问题胶州城并未攻克,只是在四周草草的搂掠了一番……

Nächstes Kapi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