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直到看完,胡钊还觉得意犹未尽。
当主编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有如此激动的时刻。
他是个相对传统的人,所以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国粹,很是喜欢。
尤其是戏曲。
他基本上隔三差五都会去听上一段。
只是,近些年受国外的文化侵蚀严重,国内不少人都开始崇尚西洋文化。
国内的戏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戏班子越来越难以生存。
再加上伶人的地位一直不高。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国粹逐渐衰落下去,却无能为力。
然而,从这部《梦回梨园》中,胡钊看到了它的潜力,也看到了戏曲终将发扬光大的未来。
这让他激动不已。
不过虽然他是《津京杂谈》的主编,但对于《梦回梨园》这种罕见题材的小说,并没有绝对的权利决定是否刊登。
果然,在他往上报时,领导们都对此表示怀疑。
他们都觉得这个题材太过小众,可能会影响报纸销量。
然而,胡钊用自己的职位做担保,最后才说服了领导试一试。
结果没想到,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当即,胡钊亲自给《梦回梨园》的作者“不死病人”写了一封信,表示希望他继续连载,并附上稿费。
后来,随着连载次数的增多,他还多次表示希望上门探望。
只是“不死病人”颇为神秘,一直未曾答应他的请求,为此,他还遗憾了很久。
直到前两天,胡钊突然收到了“不死病人”的来信。
他提到,他不仅将《梦回梨园》的后续全部交给津京一个叫水云楼的新戏楼,而且还授权了他们改编权。
这可着实让胡钊大吃了一惊。
他不知道“不死病人”与这水云楼到底是什么关系。
但既然“不死病人”都这么说了,他作为他的书迷,肯定要去现场看看究竟的。
所以,今天他多次打听,才找到了水云楼。
简乾听到他的问话,当即道:“没错,我们水云楼今日是有这么一曲戏,半个时辰后就要开演了。”
胡钊有些兴奋:“真的吗?那太好了。”
简乾赶紧留人:“胡主编,那您先进来稍等一会儿吧。”
胡钊摆手:“不慌不慌,我还有几个好友,也一直在外等着,我得领他们进来。”
简乾面上一喜,赶紧道:“在哪?我对这一带熟,我去领路。”
胡钊笑道:“不用了,他们离这儿也不远,就在柳春班那儿。我去去就来。”
简乾一听柳春班,当即也没再拦着。
……
柳春班。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