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离开赵官家就挨了社会一顿毒打的胡中丞厄运还没结束,但也没如万俟参军担忧的那般被直接杀掉灭口——他们一行人先被洗劫一空,然后就被直接扔进了直罗城牢中,继而暗无天日起来。
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心一意带着做事心态而来的胡明仲遭此迎头棒击,却居然没有沮丧。或者说,仅仅是片刻之后,此人便振作起来,反而安慰起了狱中周围诸人,并与社会经验明显更丰富的万俟卨主动讨论起了局势,研究如何脱困。
这份气度,着实让万俟卨心生震动,并对这个年轻的御史中丞大为改观,甚至隐隐将此人提到了半个小林学士的身位——须知道,他们眼下是真的有生命危险的。
其实,平心而论,大宋朝虽然有重文轻武的毛病,但大宋的科举制度却并不是明清八股选文那么死板的,而且一直在不停的改革(前后六次大的论争),以寻求尽可能的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
整体而言,它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有宋一朝,文官佼佼者的大略素质总是让人无话可说的。
当然了,这里面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这年头儒家思想活力尚在,各种学说蓬勃发展,还没有走入后来那种不可逆的死胡同。
回到眼前,胡寅与万俟卨既然忍得住这些皮肉之苦,沉下心来思索讨论,却仅仅是在一顿饭以后便迅速得出了一番结论:
那就是这件事情,要么是曲端提前打探好了他们的行程,故意用这种方式来行杀威棒,而若如此,只要耗下去与之斗智斗勇便可,大家其实并无真正的生命危险;要么是那个薛统制确实是个被乱世惯坏的军头兵痞,要是这样的话,确有危险,但只要稍作忍耐,应该也很快会有人来救,并且可以借题发挥,就此入手。
至于如此判断的原因嘛,倒也格外简单……他们虽然被困在牢中,满地脏污,虱子老鼠乱跑,但出乎意料的是,送来的牢饭中,给胡寅的那一份,居然格外整洁。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城中绝对有有心之人在看着呢。
而果然,大约在牢中吃了不过四五顿饭,也不知道外面是上午还是下午,忽然间,便有无数甲士簇拥着三人涌入大牢。
而其中一人明显是个文臣,直接来到牢门之前,未及开门便长揖到底,口称下官,却是这直罗城内的黄知县。而剩余两名戎装将军皆面色发白,甚至二人中稍显矮胖的那名军官在牢门打开,闻到了牢中骚臭气息后,干脆直接向前两步,进入牢中朝胡寅下跪请罪。
万俟卨眼尖,却是认得此人乃是那薛统制身侧人物……这么一来,他们之前被谁给护住便已清楚无误了。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