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殿中,礼部尚书李纲在汇报工作。
殿中还有大理寺少卿长孙无忌,中书侍郎刘政会等人。
李纲说了许久,最终道:“臣最忧虑之处在于,北边残破如此,贤才凋零,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十室九空,连东都也已没落。
至此选才之际,郡县应者寥寥,反而是关西,晋地,蜀中人才颇盛,再有就是江南向来是文风鼎盛之所在,举试之后,定呈南重北轻之局,臣以为要早做准备,以免有人诟病。”
李碧端坐在那里,静静的听着,科举是她监国之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丈夫为此准备了很长的时间,把一个礼部尚书差点都给流放出去,可见其艰难。
李靖说了很多,南边文人多,在科举中占据绝对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之前有很多人都已经提到过,并不新鲜。
只是李纲到底身份不同,由他说来便很有分量,而且他们担心的不无道理。
北人和南人的隔阂也是一言难尽,前隋时有所缓解,天下割据这些年,又被打回原形。
如果科举的结果出来,是南人占据了绝对优势,那就很不美妙了,别说有人会跳出来指责科举不公,即便是朝中的臣下们也会觉得很不舒服。
毕竟大唐是由北向南形成一统的,北人在心理上估计就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可如果你照顾北人的想法,南边的人恐怕也会跳脚,所以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当然了,这还只是科举面临的困难之一,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还有很多,李纲在之前都一一列举了出来。
……………………
等李纲说完,李碧环视殿中众人,不急不缓的道:“选才大事,朝中已经准备多时,其中缺漏早有预见。
礼部拿出这些来给本宫听,大可不必,解决之法才是入耳之言,科举之后,礼部和中书最好商量一下,再报给本宫听吧。”
李纲脸上火辣辣的,其实他本打算用这些求得皇后的支持,科举不是礼部一个衙门的事情,其他各部都需要共同承担。
在这个上面进行的不很顺利,因为他接掌礼部不久,又是李渊降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跟那些开国功臣们打起交道来,本身就有碍难。
可皇后一张嘴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姿态,他再要辩驳,怕是只能显得他李文纪太过无能。
一句话的工夫,差点噎的这位数朝老臣翻白眼。
可见李碧的作风要比丈夫强悍的多,当然了,这也是由于她以女子之身监国,刻意为之所致。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