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最开始的时候,是朱和堉主动寻求与赵俊臣的结盟、极力争取赵俊臣的信任。
但这个时候,突然就变成了赵俊臣努力争取朱和堉的信任了。
毕竟,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两人一旦是执行了赵山才的计划,主动权就落在了赵俊臣的手上,朱和堉的未来命运也就要全凭赵俊臣的一念之间了。
朱和堉很清楚,赵俊臣就是一个纯粹的政客,说是见利忘义也不为过!所以,朱和堉寻求与赵俊臣的结盟也只是权宜之计,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赵俊臣今后会全心全意的辅佐自己,更不敢把自己东山再起的希望尽数寄托于赵俊臣的身上。
此时,赵俊臣表示朱和堉的担忧皆是多余的,他今后并不会背叛朱和堉,这般说法太过轻巧,朱和堉自然是不敢轻易相信。
不过,对于赵俊臣的考校态度,朱和堉倒是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并没有任何抗拒之意,听到赵俊臣的反问之后,也再次陷入了沉思。
只是,沉思良久之后,朱和堉始终是无法寻到答案。
见到这一幕,赵俊臣微微摇头,轻声提醒道:“我很理解太子殿下的想法,你我二人的过往矛盾太多,可谓是势同水火,如今就算是迫于形势而携手结盟,也要暗中防备一二,赵山才的计划看似可行,但毕竟是风险太大,所以太子殿下你会担心我的弃盟背叛,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太子殿下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也不能太钻牛角尖,更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情况,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如今应该站在我的立场上设想一下情况,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许多顾虑皆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得到提醒之后,朱和堉表情微微一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迟疑问道:“难道说……赵阁臣你是真心希望我得到百官拥簇、地位稳固?因为这也是你最希望看到的情况?”
赵俊臣抚掌道:“孺子可教也!太子殿下你固然有你的近忧,但我也有我的远虑!那就是陛下的忌惮!陛下他为何要忌惮于我?就是因为我的权势太大、但年纪又太轻了!所以,陛下他出于长远考虑,就必然是心生忧虑、认为新皇登基之后我将会权势滔天、无法控制!
也就是说,朝廷的太子储君愈是威望不足,陛下就愈是忌惮于我,唯有太子储君的威望高隆、地位稳固、获得了百官的真心拥簇,陛下他对于我的忌惮才可以稍减几分,我的处境也才会稍稍好转!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