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巡抚孙传庭,他在西北的战绩相当不错,可其为人却颇为狷狂高傲。当此次勤王,孙传庭率秦军入卫京师被任命为负责南线的总督后,他就不断地指责杨嗣昌调配指挥失当,同兵部弄得关系十分紧张。
孙传庭的指责并没有错。因为此次抵御清军的全盘指挥确实是由杨嗣昌所负责的。虽然杨嗣昌也是一肚子苦水,明军将领之间的相互倾轧啦(例如卢象升和高起潜之间的矛盾);明军的信心丧失啦(例如孙传庭本人的秦军望风溃乱)。可不管怎么说,作为总指挥的杨嗣昌总是逃脱不了责任的。
可是杨嗣昌这人的气量并不大,口角多了,再加上以前与孙传庭的旧恨,俩人之间的关系就形同水火,已经结下了深仇。
但是当清军出关以后,崇祯皇帝下令让杨嗣昌主持评定文武官员的功过以后,所有人都明白,杨嗣昌不仅圣眷未失,而且更加受恩宠,所以孙传庭也不敢再顶撞,想要惹不起而躲得起了。
这时候的孙传庭因为上火,一只耳朵聋了,更因为对杨嗣昌的不服气,于是他就屡次上疏请求去职养病。
可杨嗣昌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呢?现在的他连谎报卢象升未死的事情都干得出,再陷害一下孙传庭也是毫无心理压力。于是杨嗣昌趁机屡次攻击孙传庭假托疾病,不愿担任保定总督这一危险的职务。
所以当再次听了杨嗣昌的话以后,崇祯皇帝立刻是火冒三丈,他怒喝道:“还想要挟朝廷,心存怨望?给骆养性说一声:收入诏狱治罪!”
王承恩立刻向殿门口随侍的小太监示意,让他立刻向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传达崇祯皇帝的口谕。就这么来回一句话,孙传庭就倒霉了。
又一位明末朝廷的能臣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而这一恶果又来自崇祯皇帝的随心所欲。我们一直说,崇祯皇帝为人相当刻薄,导致群臣失心。可这点还不是最重要的。
作为天子,最好当然是仁厚,可是处在明末国难当头,做皇帝的残暴一些倒也无妨。可是看看崇祯皇帝对待杨嗣昌和孙传庭的不同做法,他驭下时连最起码的公平都做不到。没有了公平,哪里来的群臣归心呢?
崇祯十二年五月初九日,谷城。
“城里的人都安排进去了没有?”张献忠问李定国道。
“可望和能奇已经带二百弟兄混入城中。他们已传出消息:城中毫无防备,约定四更攻城。孩儿愿立下军令状,天亮前保证把谷城交到干爹手中。”李定国说道。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