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三十六章神舟一号

    “嘭!嘭!……”

  一发发炮弹试发射着。整个试验过程其时是相当枯燥的。火炮不断地调整着角度要确定最佳的射角。但是一群军官还是兴致勃勃地在一边观看着。这军营中的娱乐活动也太少了一些,还不如都来看热闹啦。

  当吴世恭看到火炮调整和记录角度很麻烦的时候,就提出了制作类似于现代的量角器的想法。这量角器的制作也根本不复杂,按照吴世恭的思路,河南军中的工匠们很快就做出来了。

  不过有了量角器以后,确实给火炮调整角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对于吴世恭的妙想,汝宁营的军官们都是狂拍马屁。吴世恭一边是享受着马屁,一边美滋滋地想道:“没想到在大明朝做天才还是蛮简单的啊?”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火炮阵地的水平问题。有着这么多的人力,河南军平整一块火炮阵地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这里有个难题,并不能保证这个平整好的火炮阵地是和水平面平行的。要知道这里可是山地。如果火炮架设到了倾斜的火炮阵地以后,因为发射角度的倾斜,火炮的射击将会发生偏差。可是从肉眼又不可能观察到火炮阵地是否和水平面平行。

  最终一位工匠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使用了一大块平木板铺在火炮阵地上,再在木板中间滴水。如果水滴不滚动的话,那么就证明了这个火炮阵地基本上是和水平面平行的。其实,这就是现代水平仪的雏形。

  见到了解决了这个难题,吴世恭是大喜,顺手就奖赏了那名工匠五十两银子。这使得所有的人都是干劲高昂,所以以后的一些小问题也在群策群力之后都一一解决了。当然吴世恭也在之后,给予了立功人员大小不一的奖赏。

  最终在试验了两天以后,终于得出了试验的结果。由于山体太陡峭,汝宁营中三磅的火炮并不能够运上山,而一磅的火炮威力又太小,所以这次曲射射击叛军的舰只,就采用了那四门二磅的火炮。

  确定完火炮的射角以后,工匠们按照这射角开始打造固定的炮架。而其他辅兵开始开阔道路,平整山上的火炮阵地。要做好火炮发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而在这次试验中,迟明的童子营中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名叫胡梦的少年,目睹并参与记录了整个试验过程。之后他对火炮的射击曲线发生了很强烈的研究兴趣。

  在这以后,胡梦又主动报名加入了炮队,并且逐渐成为了炮队的弹道专家,后来积功成为了千总。

  不过这位胡梦对于打仗没什么兴趣。之后他主动退出了作战部队,来到后来汝宁营开设的军校中,成为一名教授火炮弹道学的老师。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

Next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