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之中没有任何秘密,特别是内阁光明正大商议的事情,朝中诸公坚持原则的风骨很快就传遍了京师。
茶馆酒肆之中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每当说到小皇帝走进文渊阁大门,张居正和各位大臣齐齐跪下,口称“陛下,臣有本奏”的时候,听到这件事的人都是忍不住喝彩。
果真天佑大明,诸公都是铮铮铁骨,令人激赏赞叹。
想要发全饷,这已经触及到了文官士人集团全体的利益,必然遭到最强力的反弹,百官众口一词上奏,就算是万历皇帝也不能随便对待。
不过,一名军将想要给他的部下发全饷,这不管怎么看,都是合理之极的要求,而且这事也闹不到生死的地步。
而且这件事牵扯的是万历皇帝最亲近的臣子王通,上次小皇帝那么激烈的表态众人都还记得清楚。
结果最后的结果是申斥,兵部、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都下文申斥,罚俸禄半年,警告王通初到天津卫要勤谨办差,没要把心思用到他处去,胡乱惹事生非,万事要按照规矩成例来,不得坏了规矩,再有此等胆大妄为之事,必将严惩不怠。
而对兵备道潘达的文书中则再三申明,天津锦衣卫的例子不能开,全饷不能发,一切按照旧日规矩办,同时要他密切注意王通在天津所作所为,再有不合规矩或者不法之处,一定要上奏弹劾。
事不关己,只不过天津的全饷之事需要大家表明态度而已,态度表明,也不必拼着得罪皇帝的麻烦去治那个小千户,那王通如今已经在天津,不再皇帝身边,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至于那吕调阳所讲的圣贤道理,立国之本,一来没有银钱拿,二来没有什么官位的提升,谁闲着才去当真。
*********
万历六年正月二十五,很多回家过年的人都回到了天津卫,封冻的运河上看不出什么开化的迹象,河边的码头仓库都是冷冷清清,各家生意人都在做着各种准备工作,到二月中就要开始忙了。
天津城北五里处的一块空地上却热闹非凡,这边少说也有几千人聚集,有不少都是从城内出来看热闹的。
被闲汉环绕着的中心,来自城外各个卫所的青壮,排着并不整齐的队伍,而在里面一圈用白灰画成的跑道上,则有人不停的奔跑。
围观的闲汉们有人叫好,有人大喊,那些跑步的人气喘吁吁跑着,在跑道的某一处,几个人盯着一个沙漏,还有在香炉中插着的线香,每过一段,就有人高喊着停下。
再喊停下之前跑过去的青壮,各个兴高采烈,而另外一帮人则是垂头丧气。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