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番五十七:进入尾声

贾蔷自登基以来,对百姓之仁恕,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几乎每一年,都会寻由子减免百姓税赋。

  当然,也是因为安南、暹罗、小琉球和秦藩、唐藩这样肥沃的一塌糊涂的产粮重地支撑着。

  但无论如何,贾蔷的仁德,让无数人称颂。

  以至于他们忘了,这位主当初是如何起家的……

  隆安帝都倚之为利刃,破灭了多少元平功臣和景初老臣的家门。

  至于地方上的豪强,更是被他杀的人头滚滚!

  大旱的那几年,全靠这位手提三尺青锋剑,斩杀无数巨室豪绅的脑袋,用高门之血染红的粮食,支撑着王朝没有重现隋末大乱江山破碎的局面。

  近二十年来,百姓乃至世族们,都忘了这些,只记得天子之仁。

  然而今日一早,京城百姓和诸多高门们,终于记起了这位真龙天子,也是会吃人的!

  数以千骑的绣衣卫缇骑,来往驰骋在各京衙门、国子监并诸官坊高门间。

  一座座囚车带着铁链枷锁,载着满面惊恐绝望的清贵之人,驶向诏狱。

  更有甚者,菜市口前,数十余昨夜还吟诗作对、高谈阔论、起居八座的朝廷大员、国子监生们,就这样突然的被一群缇骑手起刀落,就地斩杀!

  有明眼人看出,这些或杀或囚之人,竟都出自江南九大姓中施家、褚家和上官家。

  民间舆论,一时哗然……

  江南九大姓之所以能绵延百年清贵,不是因为他们家家诗礼传家,而是因为他们家家是“科举大户”。

  或许做不到代代出翰林,但每一代出个二甲进士,几名三甲同进士,却不在话下。

  而一个文官若是能做到世代簪缨,那其门第之可怕,远比寻常世袭武官权贵强大的多。

  尤其是在太平年景,文官才是操持天下权柄的巨人!

  江南九大姓,便都是这样的世代簪缨之族。

  尤其是褚家和施家,当初在扬州齐家家主齐太忠的劝说下,鼎力支持贾蔷大举开发小琉球和秦藩。

  在贾蔷登基之后,得到了莫大的回报。

  即使在齐太忠去世后,两家渐渐收缩了秦藩的家业,贾蔷依旧未过多计较,准许其在江南生存,只要不抗拒新政即可。

  只是未想到,褚家家主褚仑当初也算是极精明之人,后辈们却目光短浅至斯,连小琉球的开发都暂停了,只因投入太大,产出不足以满足其贪婪,且所有产出大半都要经手德林号,因此要缴纳一部分税赋

  所以哪怕收成一年比一年多,九大姓还是逐渐放弃了小琉球。

  偏在江南的土地,也要上缴田地税赋,佃户家奴的使用还受到了限制……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

Next chapter